1985年转业抉择:化肥厂与检察院,谁才是正确答案?

山河月明史的 2025-04-02 17:01:00

人生之路,充满了无数的抉择,而选对了,才知道其中的侥幸,能有个为你长远打算的家人,更是莫大的幸运。就拿我自己来说吧,1985 年部队大裁军,当时我已经当了十几年兵,是个副营长,面临着转业的抉择。安置办给了我两个选择,一是去当时看似吃香的化肥厂当基层干部,二是去检察院做法警副队长。 很多人都觉得化肥厂那可是个香饽饽,工人身份在当时很受追捧,工资高不说,还能分房,家里人都能跟着沾光。我当时也是一心想去化肥厂,觉得那才是个好出路。可我媳妇秀兰却坚决反对,她直言去化肥厂早晚得后悔。我当时就气坏了,心里想着,她是不是看不上我农村出身,故意和我作对?为此我们俩吵得不可开交,连老娘都来劝我听秀兰的,可我心里憋着一股气,最后还是在她俩的 “双重压力” 下,极不情愿地选了检察院。 刚到检察院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我带着在部队养成的硬气,一心想在新岗位干出点名堂,可心里还是老想着化肥厂的好。工作上手倒不难,毕竟法警队里有不少退伍老兵,可我还是忍不住和秀兰呛声,抱怨在检察院的工资比不上化肥厂。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检察院的工作也算顺利。队里的老张觉得我来这是对的,可我心里始终放不下化肥厂。时不时听到化肥厂的干部风光、奖金多,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有一次,化肥厂的老李来吹嘘他们厂的福利多好,我回家就和秀兰拌嘴,我们夫妻关系也越来越僵。 说来也怪,秀兰那阵子老往外跑,也不说去干啥。我心里还嘀咕,她是不是有啥瞒着我。我一直觉得自己当初没去化肥厂吃了大亏,那化肥厂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我哪里知道内里的情况呢? 直到 1993 年,一件事让我如梦初醒。化肥厂突然破产了,之前一直吹嘘的老李下岗了,还跑来向我求助。我这才意识到,要是当初没听秀兰的,我不也得下岗,四处求人谋生活? 我质问秀兰为啥不早告诉我化肥厂的情况,她委屈地落泪,说这些年为了拦住我,她跑了多少地方打听消息,又咽下了多少气。我这才明白,这些年我对秀兰的误解有多深,心里的愧疚感一下子涌了上来。 那天晚上,我们俩把话彻底说开了。我终于明白,秀兰是为了我们这个家着想,而我却一直错怪了她。后来我在检察院干到退休,日子虽然平淡,但过得踏实。再看看老李,下岗后混得不好不坏,他还感慨我有个好媳妇呢。 看似我当初放弃了化肥厂这个看似美好的选择是个错误,可实际上,要不是听了秀兰的话,我的人生说不定就掉进大坑了。在人生的选择中,有时候看似美好的选项背后,可能藏着巨大的陷阱。而身边那些真正为我们着想的人,他们的意见或许才是真正能拯救我们的 “救命稻草”。就像我,如果当初没听秀兰的,我的人生又会走向怎样的境地呢? 回顾这段经历,我也做了一些思考。从现象来看,当时化肥厂的风光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很多人都挤破头想进去。可异常的是,秀兰却坚决反对我去。后来经过归因分析才知道,她四处打听,了解到了化肥厂内里的混乱情况。 我也做了反事实推演,如果我当初去了化肥厂,以我的性格,可能也会和老李一样,下岗后陷入困境。再结合这些年在检察院的工作经历,虽然工资没有化肥厂高的时候多,但胜在稳定。这也算是一种田野调查吧,切身体会到了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而且从一些数据来看,当时类似化肥厂这种看似繁荣的企业,倒闭的不在少数,平均倒闭率在 30% 左右,而我所在的检察院系统,工作稳定性高达 90% 以上,远远高于那些看似风光的企业。 所以啊,人生的抉择真的很关键,如同在岔路口选择方向,选对了是幸运,选错了可能就是遗憾。而能有个为你长远打算的家人,一定要珍惜,他们的建议说不定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0 阅读:42
山河月明史的

山河月明史的

世界很大,一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