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台湾,首次被解放军摆在了台面上
4月1日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之后,大家都在关注这次的演训要持续多久,结果今天早上,东部战区宣布东部战区在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
其实大家不要刻意纠结于有没有代号,或者相关代号有多么深的含义,只需要在对待台湾这个问题上上,我们的军事选项十分丰富,工具手段很多就行了。
而在我看来,通过东部战区这两天公布的相关演练细节,就会发现,“封锁台湾”是这次解放军释放出的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或者说解放军首次将“封锁台湾”这个选项摆在了台面上。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可以去翻翻历次对台演习的报道,简单对比一下答案就出来了,从来没有像今天的“海峡雷霆-2025A”一样,明确指出了对重要港口、能源设施等目标的精确打击,更不要说细化到“控能源通道、断补给要道、堵疏泊暗道”了。
所以,我们昨天 “多向抵近台岛”的演练画面中,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花莲县等城市也就好理解了,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台湾的主要港口,一旦这些港口的功能失效,对于经济、民生都非常依赖外部资源的台湾来说,那就真的准备去“用爱发电”吧。
聊到这里,今天的“海峡雷霆-2025A”演练,为什么重点实施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科目,也就更好理解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可以登检、扣押前往台湾的武器运输船只,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运输船,阻止域外国家可能对台岛的各种援助等。
当然有一点我必须要强调一下,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封锁台湾”,和上世纪90年代末的“封锁台湾”,完全是两个概念。
以前的 “封锁台湾”,是因为当时解放军的整理实力比较有限,想突破美国的干涉,用全面登陆来解决台湾问题可以说非常困难,但如果要最大程度的惩戒“台独”分子,用弹道导弹打击、航空布雷、潜艇布雷等方式,“封锁”台湾西部的几个重要港口就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也是强行登陆之外的一个比较好的“备选方案”。
而今天我们聊的“封锁台湾”,就不再是“备选方案”了,而是多种对台作战的组合方案中的一种、一部分,比如某一天,解放军在封锁台湾的时候,还会同时执行远程打击、斩首行动甚至两栖登陆作战任务。
当然了,对于“封锁台湾”,我相信很多网友是有疑虑的,第一是担心效果,认为封锁肯定不如让台湾遍插红旗有效,第二是担忧封锁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这样会不会给外部介入打来机会?甚至是封的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对于这样的疑虑,我还是从两个角度来说,从战术上,其实刚才已经说了,封锁也罢,登陆也罢,斩首也罢,都是手段之一,如何组合与应用要看局势的发展。
昨天我说了,在演训和开战之间,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如果我们将封锁作为一种纯粹的手段来使用,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如果如果台湾和他背后的那些势力,下不了决心,用“开第一枪”的方式突破封锁,那台湾不但会废掉,整个太平洋西岸的形势也会发生变化。
而从战略上来说,那就更简单了,如果我们不封锁台湾,采取“闪电战”,那么,谁又来保证外部就没有力量来介入呢?
所以,那一天到底什么时候到来,很多时候并不是取决于我们有多少的战术战法,而是取决于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决心和能力。
烽火问鼎计划东部战区今天对台演练为何公布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