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在发展初期,一定不能太张扬了,既要突出中国特色,还要做好保密工作,我们不

晴天小心情明 2025-04-02 17:48:10

“中国还在发展初期,一定不能太张扬了,既要突出中国特色,还要做好保密工作,我们不是有一个一炮吗?那这个就叫第二炮兵吧!” 周总理短短几句话就奠定了中国火箭军的前身,不仅从自身实力考虑,还要想到对国际上的影响,因为当时的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都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军事实力,美国有个战略空军,苏联有个战略火箭军。 中国还在发展初期阶段,贸然取一个“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称号,难免不会引起国际关注,说不定还会因此产生什么风波,为了让中国火箭军这支部队顺利组建,最初是选用了“第二炮兵部队”这个名称。 1966年7月1日,这支掌握现代化尖端武器的新型部队正式组建,名称为“第二炮兵”,直到2015年12月31日,才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 虽然组建火箭军是张爱萍、吴克华等人一手负责的,但是早在1956年,钱学森就提出了组建“火箭军”的设想,那时候的中国已经拥有了自主研究导弹的技术,也应该有一支关于这方面的精英部队。 在1956年1月,陈赓大将组织北京的军事干部学习导弹武器知识,钱学森作为主要授课人,在课堂上,钱学森首次提出中国应该建设一支远距离、高准确命中率的部队,以应对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格局。 这支部队不同于海、陆、空三军,这是一支真正用科学、军事武装起来的部队,能拥有这样一支军队,在以后的现代化战争中,一定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没想到,钱老的设想刚提出来就受到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 1964年深秋,中央军委下达组建第一个战略导弹基地的命令,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之下,这支新型战略部队正式组建成功。 万事开头难,这支汇集中国各地的新型部队想要成为一支真正的现代化部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就是要提高官兵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导弹武器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组建初期,因为现有条件比较紧张,官兵们就采用最原始的条件,用纸箱当面板,用草绳当电缆,一举打出炮弹,看着一枚枚炮弹炸出最美的“蘑菇云”,证明着中国的底气又多了几分。 1984年的阅兵仪式上,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方阵第一次受邀参加阅兵仪式,阅兵现场,官兵们斗志昂扬,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是止不住的激动,2015年,第二炮兵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火箭军部队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倘若发起战争,中国火箭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集合完毕,并投入使用,不惧怕任何国际挑战。 如今的火箭军已经是一支完整的、强大的现代化战略部队,并形成了核常兼备、型号齐全的系统化导弹体系,就像网上常说的“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红船杂志——这支神秘部队的创建 与钱学森有何密切关联?

0 阅读:7
晴天小心情明

晴天小心情明

晴天小心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