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个书生在打扫城隍庙时,嫌神像碍地方,便开口说了一句:“鬼儿们快出去,别在这儿妨碍我扫地!”没想到,话刚说完,神像们就自动有序地排成一列,朝着门外走去,结局令人慨叹。 在古老的岁月里,有一个宁静的小镇,镇中坐落着一座略显破旧的城隍庙。庙中蛛网横生,灰尘厚积,神像们也都蒙着一层灰暗,仿佛被岁月遗忘在了角落。 有个名叫韩承诏的书生,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后,他四处漂泊,最终来到了这座城隍庙,打算在此暂且安身,等待来年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看着城隍庙这般破败脏乱的模样,韩承诏心中有些不忍,便决定动手打扫一番,让这庙宇恢复些许生机。 这日,韩承诏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庙内的灰尘。然而,庙中的石像东倒西歪地占据着地方,让他难以施展手脚。他一边费力地清扫着石像周围,一边小声咕哝道:“这石像们要是能自己离开,让我好好扫扫就好了。” 话音刚落,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原本一动不动的神像们竟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缓缓地挪动起来,不多时,便自动有序地排成一列,朝着庙门外走去。 韩承诏瞪大了眼睛,手中的扫帚差点掉落在地,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愣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试探着喊了一句:“你们都回来吧!” 奇迹再次上演,那些已经走到门外的石像,又纷纷转身,稳稳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韩承诏兴奋不已,他又试验了两次,每次都能成功。这下,他可找到了打扫的好办法,趁着石像们出去,他赶紧卖力地清扫起来,不一会儿,城隍庙内便焕然一新。 就在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从庙门口传来:“承诏,你在里面吗?” 韩承诏抬眼望去,只见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正站在门口,手中还提着一个竹篮。 这女子便是与韩承诏定了娃娃亲的慧娘。慧娘自幼与韩承诏相识,虽家中也不富裕,但心地善良,得知韩承诏住在城隍庙,时常会给他送些吃食。 韩承诏笑着迎上去:“慧娘,你来了。快看看,我把这城隍庙打扫干净了。” 说着,他为了展示自己的神奇发现,对着石像喊道:“出去!” 石像们又乖乖地朝着门外走去。 慧娘惊讶得捂住了嘴,眼睛瞪得大大的:“承诏,这…… 这也太神奇了!” 韩承诏得意地笑了笑,又让石像们回到原位,慧娘不禁拍手称赞。 慧娘回到家后,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将在城隍庙看到的一切告诉了父亲。慧爹听后,惊讶不已,心中暗自思忖:“这韩承诏莫不是文曲星下凡?竟有如此神奇的能力。” 这话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一时间,小镇上的人都在议论纷纷,大家都对韩承诏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消息传到了县太爷的耳朵里,这县太爷本就是个趋炎附势之人,听闻此事后,心中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他派人将韩承诏请到了家中,满脸堆笑地说道:“韩公子,久仰大名啊!听闻公子有这般神奇的本领,想必日后定能飞黄腾达。本县愿意出钱资助公子上京赶考,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韩承诏听后,心中十分感激,连忙起身行礼:“多谢大人厚爱,只是学生何德何能,竟劳大人如此费心。” 县太爷摆摆手,说道:“公子不必谦虚。还有一事,本县家中有一小女,年方二八,生得伶俐乖巧,若是公子不嫌弃,不如与小女定下婚约,如此一来,公子日后的前程便更有保障了。” 韩承诏一听,面露难色,他想起了慧娘,犹豫着说道:“大人,学生已有婚约在身,怕是……” 县太爷不以为意,冷笑一声:“这有何难?大不了给那女子一笔钱,或者让她给你做妾便是。以公子的才学和将来的前途,还怕娶不到好女子吗?” 韩承诏心中有些动摇,他想到自己贫寒的家境,想到上京赶考所需的费用,再看看县太爷许下的种种好处,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既然大人如此抬爱,学生便从命了。” 不久后,韩承诏在县太爷的资助下,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赶考之路。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放榜之日,他并未看到自己的名字。落榜的他心情沉重,灰溜溜地回到了家乡。 当他满心期待地来到县太爷家时,却发现大门紧闭。他上前敲门,许久,才有一个家丁探出头来。韩承诏说道:“麻烦小哥通报一声,就说韩承诏回来了。” 家丁瞥了他一眼,冷冷地说:“哼,你还敢来?我家老爷说了,你落榜了,就不再是他看中的人了。你的行礼早就被送到城隍庙去了,你赶紧走吧!” 韩承诏犹如遭了一记晴天霹雳,他呆呆地站在门口,心中满是懊悔和愤怒。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城隍庙,看着那依旧矗立在原地的神像,他试着像以前一样喊它们挪动,可这一次,神像们却毫无反应。 周围的百姓们听闻此事,纷纷议论起来。有人叹息道:“这韩承诏啊,做了对不起慧娘的事,怕是文曲星都离他而去了!” 也有人摇头说道:“人啊,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就忘了本,这下可好,落得个这般下场。” 韩承诏听着这些话,心中五味杂陈,他独自坐在庙中,回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曾经的神奇际遇,如今已化为泡影,而他也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 —— 那份真挚的感情和做人的本心。 在这之后,韩承诏在城隍庙中闭门反思了许久。他明白了,人生的道路上,真正的财富并非金钱和权势,而是内心的善良与坚守。
古代,有个书生在打扫城隍庙时,嫌神像碍地方,便开口说了一句:“鬼儿们快出去,别在
小说红楼
2025-04-02 17:56:01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