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传言称,部分耙耙柑因使用含砷(砒霜)的“退酸剂”或“增甜剂”提前去酸,使其口感更甜,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砷作为剧毒物质,其与水果种植的关联引发公众担忧。 四川蒲江、眉山等耙耙柑主产区的农业农村部门已明确打击使用“甜蜜素”“脱酸剂”等非法投入品的行为。这些产品被证实含有砷,属于农业禁用物质。部分果农或中间商为抢占春节前市场高价,可能铤而走险使用退酸剂。这类产品通过抑制果实酸度改善口感,但会导致果树受损、盛果期缩短,因此多数果农并不愿使用。由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中未规定水果的砷限量标准,即使检测出砷也难以追责。专家呼吁修订标准以加强监管。 非法退酸剂多为“三无”产品,可能含砷酸盐等有毒成分,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并威胁健康。但正规种植中使用的营养剂(如磷钾叶面肥)可安全提升甜度,且无残留风险。专家建议购买当季成熟的耙耙柑(春见品种通常在立春后自然成熟),此时果实糖酸比最佳,无需依赖化学处理。 四川眉山等核心产区凭借独特气候(年均温16℃、充足日照)和肥沃土壤,通过生态种植技术(如套袋防虫、施用农家肥)培育优质耙耙柑。自然成熟的果实糖度达14.5%以上,维生素C含量丰富,无需依赖非法添加剂。 建议消费者通过认证的电商平台或商超购买,优先挑选果皮薄、重量足、果蒂新鲜的当季产品。若耙耙柑在春节前大量上市且口感异常甜,需谨慎选择,避免购买可能使用非法处理的产品。 尽管个别案例存在非法使用退酸剂的风险,但四川主产区的规范化种植和市场监管已有效控制此类行为。消费者通过选择当季、正规渠道的耙耙柑,可安全享受其自然风味。相关部门正推动法规完善以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近期网络传言称,部分耙耙柑因使用含砷(砒霜)的“退酸剂”或“增甜剂”提前去酸,使
君旭和趣事
2025-04-02 19:16:39
0
阅读:61
AA
人造大米鸡蛋 西瓜膨大剂 纸板肉包 ……这又来个什么退酸剂什么人在谣什么人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