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高瓦斯突出矿井为何未关闭? 近日,黄牛岭矿业公司作为南方的高瓦斯突出矿井却未关闭,这一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该公司隶属于湖南省煤业集团(现隶属于湖南省能源集团),是国有独资企业。从国有煤矿的政策扶持与战略定位来讲,2018年恢复生产时,湘煤集团提出“绝不让国有资产继续空耗”的决策,对国有煤矿资源进行战略性的保护。其保有资源储量达3433.8万吨,在能源安全框架下仍具备开采价值。同时,该公司参保人数达519人,年利润曾达到7469.4万元,是当地重要的税收来源和就业保障,对稳定区域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安全整改与技术升级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19年起,公司采用“带压封孔两堵一注”瓦斯抽采技术,实现了瓦斯“零超限”。2023年推进 -300m水平延深工程,优化通风系统并实施八大环保工程,安全标准提升到二级。湖南省国资委及应急管理部门多次督查,公司通过风险评估会、网格化巡查等机制,将瓦斯、水害等五大灾害纳入常态化管理。 从时代背景与行业转型的角度来看,2020 - 2023年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煤炭的依赖度有所回升。黄牛岭作为无烟煤产地,年产量15万吨虽然较低,但在调峰保供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且公司投入近500万元开展绿色矿山改造,符合国家“双碳”目标下“先立后破”的转型思路,2023年八大环保工程收尾,正在逐步朝着安全、环保、高效的方向转型。 不过,该公司也存在深层次的矛盾与争议之处。尽管产量仅为15万吨,但高瓦斯突出风险仍然存在,2021年督查发现存在超深越界、分包转包隐患,2023年司法案件达85起,安全管理仍需持续加强。此外,部分观点认为国有煤矿因政策倾斜而获得特殊待遇,如2024年新建浦黄3配电工程中标公示,表明其仍然能够获得基建支持,而私营煤矿可能因为类似问题而被直接关闭。 总体而言,黄牛岭矿业未关闭的核心原因在于国有属性所赋予的政策支持、资源战略价值、安全整改的阶段性成果以及行业转型期的过渡需求。然而,其持续运营仍需解决瓦斯治理、产能提升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未来可能面临更严格的“产能置换”或“资源枯竭”退出机制。
说实话,衡阳2024的GDP已经达到了4491个亿,这样的经济在湖南省内已经是很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