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岁的雷桂英和几个伙伴一起去找野菜,为了不被楼上的鬼子发现,她们全都冒着腰,一点儿声响都不敢发出,可还是被发现了,她们拔腿就跑,但没跑出几步就被下楼的日本兵逮着了,雷桂英被他们摁在地上,不得动弹......
1947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一位瘦小的中国女子缓缓走向证人席。她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位女子就是雷桂英,南京大屠杀和日军慰安所的幸存者,当时年仅19岁。 法庭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注视着这位年轻却饱经沧桑的女子。雷桂英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那段埋藏在心底的痛苦记忆:"1937年,我只有9岁,日本兵闯入南京后,他们抓住了我,当场就侵犯了我..." 日本方辩护律师立即打断她:"没有证据表明我方军队曾设立慰安所!" 雷桂英没有被吓倒。她从随身携带的小布包中取出一个包装袋,上面清晰印着"日本第六师团"的字样。"这是日军给慰安所消毒用的高锰酸钾,我偷偷藏了下来。"她的声音虽然颤抖,但字字清晰。 法庭上一片哗然。日方代表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这个小小的包装袋成为了铁证,证明日军在南京确实设立了慰安所。 雷桂英接着详细描述了南京的两处慰安所具体地址。"一处在中华门附近,另一处在下关。我被关在中华门那处慰安所整整四年。"她回忆道,"每天都有不同的日本士兵进出我的小房间,平均一天要接待四到五名日本兵。" 当法官询问她为何要站出来作证时,雷桂英的眼中含着泪水:"我不只是为自己,也是为那些再也没能活着出来的姐妹们。那里有很多比我还小的女孩,有些只有十三四岁。" 她描述了慰安所里的非人生活——狭小的房间、日军的暴力行为、被迫服用的药物、以及那些因不堪折磨而死去的女性。"有些女孩怀孕了,但他们依然被迫接待日本兵。孩子大多都流产了,或者直接死在那小小的房间里。" 在雷桂英讲述的过程中,法庭记录员不得不数次停下,因为无法承受这些残忍事实的冲击。而雷桂英,这位曾经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如今却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揭开自己最深的伤疤,只为让世人知道那段被日本人极力否认的历史。 1937年12月的南京,寒风刺骨。九岁的雷桂英和几个小伙伴趁着天色尚早,偷偷溜到村外的山坡上找些野菜。这个时候,南京城里已经传出日军即将攻入的消息,但她们家并没有离开。 "日本只有几个师团绕对攻打不进南京城!"雷桂英回忆起当时街上贴满了唐生智将军的安民告示,让许多南京市民选择留下。她的父母也相信中国军队能够守住南京,就没有逃难。 就在她们弯着腰小心翼翼地采摘野菜时,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了几个日本兵。几个年纪稍大点的女孩反应迅速,撒腿就跑。但年仅九岁的雷桂英跑不快,几步就被追上了。两个日本兵按住她,就在那荒凉的山坡上,她失去了童年的纯真。 "那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多年后,雷桂英平静地讲述着,"在南京沦陷的那段日子里,我先后五次被日本兵侵犯。第二次是在家里,他们闯进来六个人,屋子里四个小女孩都被侵犯了,有一个小女孩当场就死了。" 1941年8月的一天,已经13岁的雷桂英被一个自称姓"山本"的日本人骗走。他告诉雷桂英,家里的女人刚生了孩子,需要一个帮工,还会给工钱。对于已经失去亲人、孤苦无依的雷桂英来说,这是一线生机。 然而,当她跟着"山本"来到目的地时,看见里面关着许多女人,老的小的都有。"她们看见我进来,都叫我快走,但为时已晚。"雷桂英被关进了南京最大的慰安所之一。 第一个晚上,雷桂英被丢进一个小房间,一个日本兵走进来。她蜷缩在墙角,害怕得浑身发抖。那个日本兵看她年纪小,却更加兴奋,粗暴地将她拉到身下。这只是无尽噩梦的开始。 "在慰安所里,我平均每天要接待五六个日本兵。"雷桂英回忆道,"有些漂亮的女孩子更惨,一天有十多个日本兵排队。"慰安所里的女人脸上都是憔悴的,眼神空洞。有些女人怀孕了,却依然被迫接待日本兵,最后不是流产就是死在房间里。 雷桂英曾多次尝试逃跑,但每次都被抓回来,遭受毒打。直到她13岁那年,有一次趁看守她的日本少尉不注意,偷走了他的钥匙,在夜色的掩护下成功逃出。"那时候前线需要兵力,许多看守慰安所的日本兵被调走了,所以我才有机会。" 然而,逃出生天的雷桂英无处可去。一个13岁的孤女,在战火纷飞的南京,如何生存?无奈之下,她又被骗入另一处慰安所,直到抗战胜利,南京光复,她才真正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