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问鼎计划每天认识一件兵器抛砖引玉之从外观上识别六代机➡️已知三款中美六代机

艳阳傲雪 2025-04-03 01:03:24

烽火问鼎计划每天认识一件兵器

抛砖引玉之从外观上识别六代机

➡️已知三款中美六代机分别是南6、北6、F47,欧洲生产的是J20S水平的GCAP/FCAS、最多五代巅峰期未破境。

➡️图1是两款6代机与两款五代机同角度对比,特征1:机头截面普遍是扁菱形、区别于五代机的菱形;特征2:六代机普遍尺寸大有利于长波隐形。

VS图2是美国首款公布的六代机F47,同样符合国6的特征1,机头截面是扁菱形。

问题一:六代机机头宽扁的原因是什么?

➡️五代机里采用类似F47机头设计的有YF23(图3)、从图4可以看出YF23机头棱线形成了明显的边条结构,传统战机机头一般是圆的,机头涡强度不足,在设计上也不是重点,五代机虽然机头有了棱面,拉涡能力不如六代机的机头边条那么强。

⭐️机头涡是不定常涡流、存在左右不对称性、容易导致机头横向压强差产生抬头力矩和航向不稳定,五代机虽然对机头涡有一定认识,但未充分利用(图7,J20虽然细节上五涡复合,实际上是鸭翼涡边条涡主翼涡三个强涡形成稳定的复合涡)。六代机的扁菱形机头更接近边条翼、能延迟边条附近的气流分离,有利于高速增稳、这对无尾布局很重要。

➡️图4 YF23、图5食腐鸟、图6 X36(截面扁菱形不够维持F22水平,率先验证共面鸭翼RCS缩减,F47鸭翼技术来源)都突出了对机头涡的探索。

➡️回顾F47目前确认的2017年存在DARPA主导下的Xplane信息,博主按时间顺序从图8~图11整理了2017年雷神公司宣传片出现的美鸭翼6代机图像,当年有大V根据图11否定美国六代机上鸭翼,现在F47确实有鸭翼,当年他否定理由是图11人机比例显示是个教练机所以美6不可能有鸭翼、现在看如果是Xplane就可能这么小。而这款高度疑似F47的Xplane的飞机发动机与主翼相对位置、鸭翼平面形状与2023年鬼怪工厂PPT是一致的。(图12、图13)没那么凑巧的。图10甚至还有一对小腹鳍增强横向安全冗余。到了图14的F47,从X36继承的共面鸭翼三角翼改成了上反共面鸭翼三角翼,算某种气动迭代(F47的亲爹确实是X36)。

⭐️2023年鬼怪工厂PPT是没垂尾的、所以中美关于六代机的共识2:六代机取消垂尾。至于F47有没有垂尾目前是个谜、毕竟疑似真机CG图在垂尾位置有两团明显的黑色球形马赛克。

➡️关于垂尾的弱点:多翼面增加气动相互干扰、相比无垂尾布局侧视RCS增大至约100倍、增加重量、增加浸润面积不利于超巡。(图15)

➡️关于鸭翼的弱点:小尺寸翼面容易引起长波谐振、前半球不能隐藏在主翼波内需要控制鸭翼偏转幅度削弱鸭翼增升缩小RCS,在短波段鸭翼布局隐形与常规布局无区别,在长波段鸭翼布局隐形前半球不如常规布局/纯无尾布局。

➡️关于平尾的弱点:在后半球重蹈覆辙鸭翼在前半球的弱点。

⭐️因此无鸭翼无平尾无垂尾的三无布局是最佳的六代机隐形方案,更符合穿透制空。南北两所在五代机时代威龙雪鸮都上鸭翼是为了动力不足条件下凭借鸭翼升阻比优势抗衡动力充沛的F22,后面两个35都不是纯空优机。在六代机时代南北所都选择了最有利于全向隐形的三无布局,只有F47选择了鸭翼,可能是斯威特曼说的波音目的是低推力下通过鸭翼布局实现长时间超巡和高敏捷兼顾VS J36通过扩大尺寸三发力大砖飞实现长时间超巡与高推比的兼顾。

➡️图16和图17介绍了三无布局的偏航力控制方法。南6后半球选择开裂副翼、北6后半球选择偏航力控制更强的全动翼尖,两者都选择机头侧边条实现前半球高机动偏航控制。图18证明即便主翼上反也有垂尾的案例。因此很好奇F47敢不敢上一对垂尾滑天下之大稽。

0 阅读:148

评论列表

㊣堕落dē筷感╪

㊣堕落dē筷感╪

1
2025-04-03 11:32

中国都有实物快列装了美国还在ppt阶段

用户13xxx04

用户13xxx04

1
2025-04-03 15:43

好文章

猜你喜欢

艳阳傲雪

艳阳傲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