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救援行动中,语言障碍成为救援工作的一大难题,因为缅甸当地语言复杂,救援人员与受灾群众之间沟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驻缅甸使馆协调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处和北京语言大学,迅速组建了语言服务支持团队。他们利用国产大模型DeepSeek,在短短7小时内开发出一套中缅英三语互译系统。该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团队采用AI预训练和紧急调优模式,仅用3小时整合缅甸语语料库,2小时优化多语言处理模块,2小时完成实战测试并部署云端。系统强化了应急救援专用术语识别能力,能够准确区分医疗术语和地方口音。即使在无网络条件下,系统也能稳定运行。
该系统投入使用后,超过700名救援人员通过其完成跨语言沟通。它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使救援指令传达更加清晰,物资分配更加精准,医疗救治更加及时。此次行动不仅是中国大模型技术首次应用于国际地震救援,也展现了中国在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