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1岁高龄的美洲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在说到新中国的国号,是否要用“中华

蜀山史道 2025-04-03 10:53:13

1949年,81岁高龄的美洲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在说到新中国的国号,是否要用“中华民国”这个简称时,慷慨激昂,引来大家热烈的掌声。

1949年9月26日这天,司徒美堂受到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的盛情邀请,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出席关于新中国国号的专题讨论会。

除他之外,张元济、陈叔通、沈钧儒等20余位政协老前辈代表也应邀而至,虽然人人风霜满面,但提及祖国前途,炽热的革命激情仍在眼眶里跳荡。

会上,各方观点陆续抛出,有人主张沿用"中华民国"的简称,称它虽已历经二十余载风雨,但仍根植人心,不应轻易抛弃,民建领导人黄炎培便持此观点,他说过五年可再作考虑,然而更多人则坚决反对,认为"中华民国"代表旧时权贵统治,与新生政权的民主理念背道而驰。

83岁高龄的美洲侨领司徒美堂虽然年岁已高,但对于新中国的国号问题,他却坚持己见,慷慨陈词,作为一位亲身参与过辛亥革命的老革命家,他对孙中山先生曾经的事业抱有崇高敬意,但是,对于"中华民国"这四个字,他则是绝无好感。

司徒美堂先生指出,"中华民国"这个名称与人民民主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它代表了旧时代的官僚统治阶级,与民无关,更糟的是,在过去22年里,这个国号被当时执政的蒋介石及其亲信把持,被彻底弄臭了,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感。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场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新生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理当用一个全新的国号来彰显这一革命性的变革,司徒美堂慷慨,我们应该抛弃那个又臭又坏的中华民国的烂招牌,光明正大地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

一个国家的国号,是极其庄严神圣的东西,用来象征着整个民族的气节,既然决定要改,就应该一改到底,为什么还要等上5年之后再改?古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如果继续使用"中华民国"这个遮遮掩掩的简称,岂不是暴露了我们新生政权缺乏勇气和决心?这是对亿万人民的一种欺骗。

司徒美堂掷地有声的一番话,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博得在场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反对使用任何简称、坚决主张光明正大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称的立场。

接着,法学家沈钧儒也从法理层面阐释了,在立国大典这样的重要文件中使用"简称中华民国"的做法,违背了法律原则,存在严重漏洞。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号,只会使用字母缩写,而没有任何额外的简称,更重要的是,将来在缔结条约等国家级文书时,使用这种简称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沈钧儒老先生的发言,进一步加强了不应该使用"中华民国"简称的理由,继而,马寅初、张澜、陈叔通等老前辈也纷纷表态,主张彻底废除简称,最终,在场与会者已经形成了不使用简称的共识。

周恩来总理宣布讨论结束,表示将把与会代表的意见上报政协主席团,由主席团作出最后决定。

果不其然,第二天政协全会在审议通过《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时,一致做出了去掉国号后"中华民国"简称的决议,历史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应运而生!

不过,出于对人民习惯的考虑,政协代表们也提出,目前暂时不要强行禁止使用"中华民国"的习惯性称呼。

就这样,新中国的国号确立了下来,很快就被亿万人民群众所接受,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和尊重,这个庄重有力的国号,充分体现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主旋律。

0 阅读:54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