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出现离谱剧本都不敢这么写的反转。一个志愿军连长带着全连在暴雨夜摸黑作战,天亮才发现情报错得离谱——他们被美军整整一个营包了饺子。 “连长,这鸡鸣山咋这么多山头,不是说攻下来三个就到主峰了吗?” 连长于喜田拿过望远镜,向着层峦起伏的鸡鸣山望去,在他们所在的山峰后面,还有一连串看不到尽头的山头,而遥远的主峰,正在云山雾罩中招手呢。 情报出现了重大失误!前期侦察的时候错把这两座山峰当作了主峰,谁知道这是天然的障眼法,他们离鸡鸣山主峰还远着呢! “管他三座山头还是一连串山头,打就完事了!” 山东人于喜田直率爽快,当下没有犹豫,放下望远镜就给志愿军战士鼓劲,上级下达的命令是攻占鸡鸣山,目标还没被占领,于喜田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此时暴雨倾盆,在夜色下如同墨水一般浓重,远处的鸡鸣山主峰更加遥不可及,而眼前一连串的障碍山头又显得尤为险峻。 于喜田带着全连已经连续战斗了许久,为的就是能率先抢占鸡鸣山,为志愿军大部队截击敌人做准备。 敌军和大部队在主阵地打得酣畅琳琳,前线传来命令,有四个师的敌军正在往鸡鸣山方向撤离。 按照敌军的速度,怕是第二天就要穿越鸡鸣山了,鸡鸣山地势狭窄,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也是截断敌人退路的最佳阵地。 于喜田接到任务后,带着八连奉命攻打鸡鸣山,当时他们侦察出距离主峰不远,此时敌人的注意力在主阵地,对鸡鸣山比较松懈。 连队研究做出战斗部署,先集中攻击第一个山头,然后兵分两路同时攻打两个山头,最后大部队一起冲锋到主峰。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掩盖下,敌人果真被于喜田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八连只有一人受伤,就顺利到达了他们以为的主峰。 谁知“主峰”后还有主峰,战斗还没有结束,可是敌人已经被唤醒,此时的鸡鸣山不再是睡眼惺忪的山峰,两个连的敌人正蓄势待发,这一路上于喜田要冲破敌人一个营的包围。 于喜田重振旗鼓,站在全连战士面前指挥进攻:“冲啊,拿下鸡鸣山主峰,叫美国大兵尝尝咱们志愿军的子弹。” 八连的志愿军战士发出怒吼,冲进夜色和雨水交织的战场。此时悄悄登上鸡鸣山主峰已经不可能,反正已经惊动了敌人,于喜田就要打一场最硬的仗。 他将全连战士铸成一把尖刀,目标剑指鸡鸣山主峰,哪个山头有敌人就攻打哪个山头,头也不回地刺向敌人的心脏。 于喜田和战士们不知疲倦,刚登上一座山头,然后又向下一处冲锋,敌人的是尸首被留在身后,被火药烧黑的枪口永远朝着前方。 尽管冲锋的怒吼早已嘶哑,身上的军装已经浸透,但只要机枪还能开火,志愿军就能战斗。 于喜田带着八连的战士连续攻下了七个山头,把敌人一个营的守卫兵力打得七零八落。赶在天亮前攻下主峰,是于喜田心中的信念。 敌人都来不及重整队伍布防,就看到八连战士冲击阵地的脸。如此快速的攻占,让敌人应接不暇。 凌晨四点时分,大雨下了一夜,于喜田和战士们也战斗了一夜,他们终于来到了鸡鸣山主峰山脚下。 “同志们一鼓作气,拿下这座鸡鸣山,让敌人有去无回。” 于喜田清点了剩下来的战士,一个连的士兵,打到冲锋主峰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了46名战斗人员。 于喜田简单的做了一番部署,攻占鸡鸣山,只许成功不能失败,46名志愿军战士兵分两路,分别从侧面包抄鸡鸣山。 敌人的炮火接连不断,鸡鸣山上的火光比黎明前的太阳还要刺眼,八连的战士迎头直面攻击,最终攻占了主峰。 来不及喘口气包扎伤口,于喜田又带着战士们部署防御工事,登上鸡鸣山主峰还不是胜利,为大部队守住阵地才行。 就这样八连战斗到了最后一个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于喜田在怀中揣着一枚手榴弹,随时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终于挺到了大部队的到来。 参考资料:致敬最可爱的人|于喜田:勇夺鸡鸣山2020-10-2408:41大众日报
1951年,志愿军第50军接到命令回国休整,刚回国的50军战士们衣衫褴褛,于是有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