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拿出30万的人”很少,但30万的车满大街都是呢?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

我就是个混蛋呀 2025-04-03 15:00:17

为什么“能拿出30万的人”很少,但30万的车满大街都是呢?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现象? 现在随便去个商场,动不动就是一排三四十万的车: 宝马、奔驰、理想……看上去人均中产起步。 但回过头看看自己身边的朋友,真正“能随时拿出30万”的,好像没几个。 有人说这是“车贷时代”的正常现象; 也有人说,本来有钱的主就不少,只是你收入不高而已…. 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呢? 为什么“能拿出30万的人”很少,但30万的车满大街都是呢?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怪现象”。 谈到这个问题,咱也不装不懂,确实——中国现在的有钱人,真的不少。 从一线到新一线,从江浙沪到大湾区… 随便一个做生意的、炒房的,甚至老家拆迁的,身家几百万、几千万的大有人在。 30万买辆车? 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个生活消耗品,就跟我们买个iPhone差不多。 但问题是——他们真的代表“我们大多数人”吗? 很显然,并不能! 大多数人,还是老老实实上班的工薪阶层。 90%、甚至95%的家庭,靠的都是一份稳定,但并不宽裕的工资过日子。 这不是我信口开河。 中金公司曾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2年,中国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口达到13.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4.8%。 按照这个情况,别说30万的车了,能全款买一辆十几万的车,可能都要掏空一个家庭的存款。 可现实偏偏是——大家收入不高,豪车却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看来,原因之一,就是咱们中国人,特别爱面子。 说白了,房子可以租,生活可以将就,但车——一定得体面。 哪怕不买新车,也要整辆“看起来贵的”; 哪怕贷款压身,也得先把“门面”撑起来。 拿我之前公司一个销冠来说,平时穿衣打扮都不张扬,结果攒了几年钱,居然买了一辆二手“迈巴赫”! 你没听错,就是梅赛德斯-迈巴赫,虽然是二手的,但回头率拉满。 问题是,他买完之后拮据的不行——这也不舍得买,那也不舍得吃… 你说图啥? 图的是,见朋友的时候,车门一开,对方那一愣神,和那一句“兄弟混得可以啊”。 这事听起来有点好笑,但说实话,真的挺扎心的。 因为很多人,其实不是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但在社交、职场、朋友圈这些“看脸的战场”上——面子,比日子重要。 你以为他是买车,其实他是买一个“我混得不错”的标签。 至于代价嘛——先刷卡再说。 反正这个时代,太多人已经习惯“用未来的钱,买现在的体面”。 但说到底,有必要吗?其实并没有。 面子撑起来了,日子却塌了,这买卖,不划算。 真正的体面,从来不是靠一辆车去“演”的。 尤其是当你银行卡上的“0”不够多的时候, 你坐在奔驰和坐在丰田上,心理感受其实是天壤之别的——不是车的差别,而是“底气”的差别。 有钱的时候,开什么车都舒服,因为你知道这只是个代步工具; 但没钱的时候,非要硬撑一辆“迈巴赫”,你根本坐不稳,心里压根没底。 到头来,你拼命标榜的,不是你的生活质量,而是一种虚构的“人设”。 最讽刺的是——很多人月薪一万、存款三万,却开着三十万的车; 真正年薪百万的人,反倒开着十几万的新能源车,一身轻松,毫无压力。 你以为他们不讲究? 其实,是他们早就不需要靠“外壳”去证明什么了。 因为一个人真正的底气,从来都不是“车标”带来的,而是你兜里有没有那个“万一”的余地。 急用钱时,不用看银行余额发呆; 该投资时,不用把车卖了套现——这才是靠谱生活的基本盘,不是吗? 总的来看,不是30万的车太多。 而是我们太容易被“看起来的体面”,带偏了节奏。 当一个社会越来越习惯,用外在判断价值时,我们就更需要清醒地知道: 什么是撑门面,什么是真底气。 道理不复杂,但能搞明白这个“看起来不值钱的道理”,很多人却做不到!

0 阅读:135

评论列表

咿呀咿呀哟

咿呀咿呀哟

1
2025-04-03 15:47

那不是车是债

我就是个混蛋呀

我就是个混蛋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