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败诉!”2024年广东,男子订购了13盒手工粽子,收到后,以“3无产品”为由索赔38940元(退1赔10)!然而,法院的判决亮了! 一个小小的粽子,竟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拉锯战,广东佛山的手工粽子师傅郑欣(化名)万没想到,自己坚守了二十多年的祖传手艺,会在互联网时代遭遇这样一场"危机"。 郑欣的手工粽子在佛山当地颇有名气,每到端午节前后,她家门前总会排起长队,粽子的馅料选用上等五花肉、咸鸭蛋和糯米,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包粽子时,她总会用力一拉,确保粽叶紧实,让粽子在蒸煮过程中保持完美形状。 去年五月,郑欣接到一笔特别的订单:一位客户通过电商平台订购了13盒粽子,这让她格外兴奋,连夜赶工准备,可粽子寄出后不久,买家就以"三无产品"为由投诉,要求退一赔十,索赔金额高达近4万元。 这位买家声称,郑欣售卖的粽子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厂家信息,违反食品安全法,面对天价索赔,郑欣陷入恐慌,直到邻居老李提醒她:"这可能是职业打假人",她才恍然大悟。 所谓“职业打假人”,就是专门找他人的过失的人,说不好听了就是专门找事的人,这一职业的合法性,实在有待商榷。 "我家的粽子二十多年来都是这样做的,从没出过问题。"郑欣表示,她决定不向不合理要求低头,毅然走上法律途径维权。 法庭上,郑欣的律师提出关键论据:买家在下单前已清楚了解这是传统手工制作的粽子,商品页面也明确标注了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更重要的是,粽子本身并无质量问题,买家的投诉行为带有明显的牟利目的。 经过两轮审理,法院最终驳回了买家的诉讼请求,判决书指出:传统手工食品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得到合理保护,职业打假不应成为谋取不当利益的手段。 案件胜诉后,郑欣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产品包装进行了规范化改进,之后的生意也因此变得更好,算是因祸得福了。 信息来源:珠江时报2024-06-07《自制粽子竟成“三无”被要求十倍赔偿》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职业打假人败诉!”2024年广东,男子订购了13盒手工粽子,收到后,以“3无产
桃花花草桥
2025-04-03 15:11:31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