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这场壮举获一等功,成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小武动物摄影 2025-04-03 16:14:23

“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1991年索马里恐怖分子头目带大批恐怖分子闯入中国援助医疗队驻地。准备血洗中国人的驻地。事发紧急,根本来不及反应,有没有人救援也不可知,这一刻他们除了自救别无他法,但恐怖分子的枪已经抵在了医疗队成员的头上,生死就在一瞬间。 1991年1月4日,摩加迪沙的天空被炮火映得通红。索马里从1990下半年就乱了套,总统西亚德政权摇摇欲坠,反叛军和政府军打得不可开交。 可谁也没想到,战火会这么快烧到首都。街上坦克碾过碎石,机枪扫射声混着哀嚎,中国大使馆附近的商务处和医疗队驻地首当其冲。 商务处大院被匪徒闯入,玻璃窗被子弹打得稀烂,汽车、发电机全被抢光,连粮食都一粒不剩。医疗队更惨,营地门口横七竖八躺着被砸坏的医疗箱,柴油机轰隆声刚停,13个男医生就被拖出来拳打脚踢,关进小屋。 6个女医生提前藏到二楼,趴在地板上大气不敢出,眼睁睁看着窗外匪徒挥着枪耀武扬威。 情况糟到没法再糟,医疗队断水断电,通讯设备被砸,外面枪声一阵紧似一阵。没人知道下一波匪徒什么时候冲上来,也没人敢保证二楼还能藏多久。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男医生壮着胆子摸黑溜出去,跌跌撞撞跑到商务处报信。大使馆接到消息时,徐英杰大使急得满头大汗,可外面炮火连天,派谁去救? 派多少人够?正犹豫间,王粤站了出来。他是经参处秘书,退伍军人出身,37岁,个子不高,眼神却硬得像钢。他拍胸脯说:“我去,一个都不能丢下。” 大使担心他没武器,执意要配个武装护卫,可王粤摆摆手:“多一个人多一分危险,我自己够了。”说完,他抓起车钥匙,跳上一辆破吉普,迎着硝烟冲了出去。 王粤不是愣头青,他在部队练过,战场经验刻在骨子里。车开出去没多久,子弹就嗖嗖飞来,他把左胳膊挡在头边,右手死死攥着方向盘,硬是没让车翻进路边的弹坑。 他要去的地方是索马里民兵司令部,找人帮忙救医疗队。到了那儿,少校赛义德正缩在屋里,满脸为难地说:“太乱了,天亮再说吧。”王粤一听急了,声音拔高:“我当过兵,军人不能怕死!同胞在等我,你们不去我自己上!” 这话铿锵有力,赛义德愣了愣,敬了个礼,咬牙带上四个士兵跟他走。路上,王粤把车窗摇下,风夹着火药味灌进来,他低头开车,耳边全是枪声,可愣是没停。 半小时后,吉普车吱吱嘎嘎停在医疗队门口,19个同胞一个不少,全被他带了出来。女医生们眼泪汪汪,男医生们拍着他的肩说不出话。 这只是开始,1月5日,大使馆决定撤离所有244名在索中国公民。摩加迪沙打得像筛子,港口的“永门号”轮船已就位,可撤离手续得去索马里外交部、国防部办齐,那些地方正是交战核心区。 谁敢去?又是王粤站出来。他和另一个同事开着车,顶着头顶飞过的炮弹,一路冲到各部门。车身被子弹擦出火星,他低头猛踩油门,硬是把文件拿回来。 1月6日清晨,17辆车载着大使馆和医疗队的人撤往港口,王粤带武装警卫开道,硬生生趟出一条路。可他没上船,因为南方400公里外的费诺力农场还有100多个农业专家没撤。 他掉头就走,风尘仆仆赶到那儿,又马不停蹄办好船只进港手续。等专家们安全登船,他却接到新消息:大使馆留守的几人被匪徒围了,车被抢,人被打,电台也炸了。 王粤眼圈红了,他带着个翻译和几个索马里士兵,连夜再闯摩加迪沙。半路遇袭,子弹打得车身叮当响,他关掉车灯一脚油门冲过去。 到民兵司令部,赛义德二话不说又派人跟他走。天亮前,他终于开着救护车赶到大使馆,留守人员见到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折腾一夜,他又跑了800公里,把人撤到安全区。 1月10日,最后一批同胞登船,王粤瘦了十多斤,满脸胡茬,却笑着说:“一个都没少。” 轮船汽笛长鸣,王粤站在港口,望着远去的“永门号”,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没多说一句,转身消失在硝烟里。事后,他因这场壮举获一等功,成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