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西一位孤儿因生活困难,每天只能靠采摘野菜度日,七年后他意外获得了500万元善款,但他并未将这笔钱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选择捐出大部分资金,用于帮助其他贫困学生和孤儿,自己则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17.6.19"吃野菜"获捐超500万的杨六斤,被指捐出150万修公路) 碧绿的山坡,一个瘦弱的人正在认真寻找,他轻轻推开长长的杂草,极其小心地摘一片树叶,慢慢地在嘴里品尝,对面的记者好奇地也吃了一点点,马上就变了脸色,忍不住想吐,这究竟是怎样的“好东西”,竟然让人这么难受?这“好东西”的背后,又藏着什么让人伤心的事? 2000年春,广西隆林德峨镇迎来了一个新生儿,是个男婴,他的体重恰好六斤,家人因此给他取名杨六斤,隆林德峨镇风景秀丽,群山环抱,原本该是孩子无忧无虑成长的好地方,然而,不幸的命运却早已悄悄地为杨六斤的人生埋下了艰难的伏笔。 爸妈为了养家糊口出去打工,把他和爷爷奶奶留在家里,后来,弟弟出生了,家里增添了更多欢乐,日子过得更好了,可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 2006年,爸爸突然发生意外去世了,这让原本平静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一家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一连串的变故让这个家庭更加艰难,爷爷奶奶接连生病,家里的重担全落在母亲身上,最终,母亲为了生活改嫁了,带走了年幼的弟弟,只留下七岁的杨六斤独自面对困境,杨六斤被堂哥接到村里,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每年只有五百元的生活费,这对一个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根本不够用。 为了活下去,他只能像过去饥荒年代的祖辈一样,到山上挖野菜来填饱肚子,在记者看来难以入口的野草,却是杨六斤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美味”食物。 他挨饿受冻,还要独自承受寂寞和害怕,为了活下去,他开始摸索着用简单的工具在小河里抓鱼,这样能稍微补充点营养,有一次,他因为不懂,吃了有毒的野草,差点没命,幸好邻居王大娘心地善良,及时发现并把他送到医院,这才捡回一条命,王大娘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杨六斤灰暗的生活,她经常帮助他,给他送吃的,而杨六斤也主动帮王大娘照看牛,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谢。 在村支书的帮助下,杨六斤在2012年终于可以去学校读书了,学校体谅他的特殊情况,减免了他的学费和书本费,还给他提供了免费的营养午餐和生活补助,他特别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地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也很好,老师们都很关心他,帮助他进步。 2014年,广西电视台《第一书记》栏目组来到杨六斤所在的学校,并报道了他的生活境况,在节目组的协助下,他和阔别已久的母亲与弟弟见面了,重逢的快乐很快被残酷的现实所取代。 由于种种原因,母亲无法带他一同生活,他不得不再次回到冷清的旧屋,节目播出后,杨六斤的遭遇打动了许多观众的心,很快,他收到了社会各界捐助的五百万元爱心款项。 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并未冲昏他的头脑,他牢记回报社会的责任,他捐出部分资金,用于改善村里的道路状况,方便乡亲出行,同时慷慨解囊,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此外,他还积极与电视节目组合作,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让更多身处困境的孩子得到帮助。 杨六斤的经历,是关于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又经历失去,最终获得帮助的感人故事,他凭借着自身的坚强和善良,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生命乐章,那么,他未来的生活会怎样展开呢?他是否会把获得的爱心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建立更全面的社会救助系统,让更多像杨六斤一样的孩子,不再感到孤立无援?
广西可厉害了!别看广西很穷,其实全国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广西的。就拿这个广西三月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