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竟吃光了宾馆里的一种糖果,不料,周总理知道后,连夜

蜀山史道 2025-04-05 10:30:29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竟吃光了宾馆里的一种糖果,不料,周总理知道后,连夜传达毛主席的批示:送给他们每人十斤!

1972年,美国派出一支考察队进入中国,其目的就是为尼克松总统即将到来的中国之行做准备。

在中国考察期间,美国代表团宾馆内提供的大白兔奶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房间里的奶糖被一扫而空,周总理得知此事后,立即上报毛主席,毛主席直接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让每位美国代表带走10斤大白兔奶糖!

在当时物资匮乏的中国,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执行,但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奶糖工厂连夜赶工,成功完成了500多斤的任务。

第二天,基辛格一行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都感到非常惊喜和感动,这些奶糖随后被带回美国,分发给了包括尼克松在内的白宫工作人员,大白兔奶糖的甜美滋味,就这样悄悄地飘洋过海,来到了大洋彼岸。

1972年,尼克松总统历史性地访问中国,在访问的最后一天,周恩来总理再次将大白兔奶糖作为特别礼物赠送给尼克松,这次"糖果外交"为大白兔奶糖打开了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

为了确保这次历史性访问的成功,中方在接待工作上,也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上海市外事办公室特别为此次接待工作制定了一套独特的指导方针,要求接待人员遵循"不卑不亢、不冷不热、友好接待"的原则。

"不卑不亢"体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尊严,表明中国虽然希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但并不会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不冷不热"则反映了中方对这次访问的谨慎态度,既不过分热情以免给人轻浮之感,也不冷淡以至于影响访问的成效。

"友好接待"则展现了中国的诚意和对改善中美关系的期望。

这种接待方式与中国通常接待其他国家元首的做法有着明显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外国元首访华时会受到热烈欢迎,包括夹道欢迎、献花等隆重仪式。

而尼克松访华时,这些常见的欢迎场面都被刻意避免,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克制和内敛的接待方式,接待人员被要求面带微笑、行注目礼,既表达了友好,又保持了适度的距离。

这种独特的接待方式不仅体现在正式场合,也延伸到了日常的工作交往中,最初,美方安保人员和中方工作人员之间存在明显的隔阂,双方都保持着警惕和距离。

美方安保人员常常板着面孔,显得冷淡而疏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紧张的氛围开始逐渐缓解。

中方工作人员,尤其是锦江饭店的服务人员,在遵循"不冷不热"原则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他们主动向美方安保人员提供茶水和咖啡,用这种简单而友好的方式打破了双方之间的隔阂,尽管语言障碍存在,但"咖啡"和"tea"这样的简单词汇成为了沟通的桥梁。

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际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美方安保人员的态度逐渐变得友好,他们开始面带笑容,有时甚至主动与中方服务人员打招呼。

虽然高层外交谈判是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力量,但这种基层工作人员之间的友好互动同样不可忽视,它为两国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也让双方在日常交往中逐步建立起互信。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上海公报"。这份公报是两国间的第一个联合声明,标志着中美关系迈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公报中,双方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一历史性文件的签署,不仅打破了长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也为两个大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还做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承诺:赠送一对大熊猫给美国。

这一慷慨的礼物立即引起了轰动,尤其是尼克松夫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惊喜和激动,这对被选中的大熊猫分别名为"玲玲"和"兴兴",它们很快成为了中美友好关系的生动象征。

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一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将它们赠送给美国,显示了中国对这次破冰之旅的重视程度,大熊猫外交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动物交换,它代表了两个大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开始。

通过这对可爱的大使,美国民众开始对神秘的东方国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大熊猫也成为了中美两国科研合作的纽带,推动了两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