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董宇辉的转型案例很有意思。当一个人从三尺讲台跌进直播间的流量池,本质上是在进

小摩羯的爱情啊 2025-04-06 00:11:44

最近董宇辉的转型案例很有意思。当一个人从三尺讲台跌进直播间的流量池,本质上是在进行"认知资产"的重新估值。你看他第一阶段的心理账本上记着什么?职业尊严的折旧率高达30%,社会认同的坏账计提了50%——这完全符合行为经济学里的"损失厌恶"模型。 但转折点发生在价值锚定的重构。当某个凌晨两点半的直播间突然形成情感共振,本质上完成了"边际效益"的指数级跃迁。马斯洛说得明白,当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被填平后,尊严这座金矿的含金量是要用社会价值当量来计算的。 这让我想到罗永浩的"真还传"实验。为什么企业家转型主播更容易起量?因为他们把企业经营的"剩余价值"理论平移到了内容赛道。董宇辉的聪明在于,他把三尺讲台的教案改写成情绪价值的资产负债表,每个点赞都是商誉积累,每条弹幕都是无形资产摊销。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成就感的可复制性。组织行为学里有个"心理账户"概念,当个人把职业尊严从"固定成本"转为"可变成本",就能实现组织韧性和个人效用的帕累托最优。你看看新东方的组织再造工程,本质上就是让十万个"董宇辉"在直播间完成知识资本的证券化。 所以说到底,商业的本质是成就感的跨场景迁移。当你在田间地头能种出大米,在直播间就能种出情怀,在董事会就能种出格局。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早说了,市场经济真正的润滑剂从来不是金币的叮当响,而是利他主义的回声在人性账本上的复利增长。

0 阅读:0
小摩羯的爱情啊

小摩羯的爱情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