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乔羽为《上甘岭》主题曲写歌词,半个月没写出一个字。出去散心,看见几个

西平郡御史 2025-04-06 12:20:33

1956年,乔羽为《上甘岭》主题曲写歌词,半个月没写出一个字。出去散心,看见几个孩子嬉水,脑袋里一下子就跳出4个字,然后一气呵成就写完了歌词,可导演却要改掉这4个字。

1956年,历史巨片《上甘岭》的筹备工作接近尾声,唯有一首能够深刻反映抗美援朝战士情感的歌曲还未确定。

导演沙蒙深感焦虑,深知一首好歌能极大提升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他决定亲自操刀编写主题曲。沙蒙将满腔热情倾注于笔尖,用“祖国啊,我的母亲”来作为歌词开头。

这饱含深情的字句勾画出战士们背井离乡的壮阔画面,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坚定信念——祖国始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经过连日奋战,歌词完成,但却面临了一个新的难题。著名作曲家刘炽审视后,感觉这版歌词不足以激发起动人的旋律,这让沙蒙陷入迷茫与失望。

不愿放弃的他决定寻找其他途径。在刘炽的建议下,他将目光转向了正在外地体验生活的新兴词作家乔羽。

乔羽接到沙蒙的委托后,即刻启程投入到主题曲的词作之中。沙蒙向乔羽详细讲述了《上甘岭》中的感人场景,尤其是坑道战斗的艰辛与悲壮。

乔羽听罢深受触动,决定倾尽全力为这部影片创作一首能激起亿万中华儿女共情的歌词。

接下来几周,乔羽闭门不出,全神贯注于创作。而沙蒙则每日到访,默默陪伴在他左右。虽然备受创作压力所困,乔羽依然坚守信念,不断摸索与尝试,始终未能找到灵感。

终于在某日,当乔羽漫步至郊外,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身影令他想起了心中那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就在那刻,心中的灵感如河水般奔涌而出。

满怀激情的乔羽迅速赶回住处,提笔疾书,《我的祖国》的歌词在他笔下诞生,歌曲中流淌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河流,是对故乡、对祖国深情的诉说。

当沙蒙阅读完乔羽的新作,他被深深打动,连连称好。但不久,他又返回乔羽处提出一个建议,他认为应该直接将"一条大河"改写成“万里长江”,以增强歌词的地域特征。

但乔羽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一条大河”更具有共鸣性,因为它能触及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连接起大家的共同记忆。

沙蒙最终被乔羽的说服,同意其观点。这样,一首既具地域色彩,又充满普遍共性的主题曲《我的祖国》诞生了。

这首歌曲由刘炽谱曲,并由郭兰英倾情诠释,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其动人心弦的旋律和歌词久久回响在无数中国人的心间。

值得一提的是,乔羽在此之前的创作已不乏佳作,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到《难忘今宵》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早已成为各自时代的感情标签。

即使在他95岁的人生谢幕之际,他所留下的美妙旋律和歌词依旧传唱不衰。历史知识历史人物

0 阅读:2
西平郡御史

西平郡御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