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欧盟实施20%对等关税,对日本实施24%的对等关税,什么是对等关税

承载盘点 2025-04-06 13:35:29

美国对欧盟实施 20% 对等关税,对日本实施 24% 的对等关税,什么是对等关税?会带来哪些影响? 所谓 “对等关税”,就是美国宣称要根据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税率,反过来对对方商品征收同样的关税。比如欧盟对美国汽车收 10% 关税,美国就说 “那我也收你 10%”,但实际操作中,美国会把汇率、补贴这些 “隐性壁垒” 也算进去,最后算出的税率往往比对方高得多。这次对欧盟收 20%、日本收 24%,就是这么来的。 特朗普这波 “对等关税” 操作,本质就是把关税当大棒使,表面喊着 “公平贸易”,实则是想让全世界都按美国的规矩来。 这招看起来简单粗暴,实际上背后有三个算盘:一是想逼贸易伙伴让步,尤其是那些对美顺差大的国家;二是想通过加税增加财政收入,填补美国的债务窟窿;三是给国内选民看,显示 “美国优先” 的强硬姿态。但问题是,这三板斧下去,美国自己先被砍得遍体鳞伤。 先说对欧盟的影响。欧盟对美出口中,汽车和机械占大头。德国宝马、大众这些车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本来就不高,再加 20% 关税,价格直接涨上天,销量肯定暴跌。反过来,欧盟已经放话要报复,计划对美国的农产品、飞机、威士忌等加征关税。比如法国可能对美国波本威士忌收 30% 的税,这会直接打击肯塔基州的农民,而 2026 年中期选举时,这些农业州的选票对特朗普来说至关重要。 再看日本。日本对美出口的 24% 关税主要针对汽车和电子产品。丰田、本田在美国卖的车,很多零部件是从日本进口的,加税之后成本大增,要么涨价,要么把生产线搬到墨西哥。但日本也不是吃素的,可能会联合韩国、东南亚国家搞 “去美国化” 供应链,比如加大与中国的稀土合作,或者通过 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绕过美国市场。更有意思的是,日本还可能拿美日安保条约做文章,要求美国在军事合作上让步,作为关税谈判的筹码。 对美国自己来说,这就是一场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游戏。美国消费者买欧盟的汽车、日本的电子产品,价格至少涨 10% 以上,这会直接推高通胀。本来美国 1 月份 CPI 已经涨了 3%,再加上关税,老百姓的钱包更瘪了。更麻烦的是,美国企业依赖进口原材料的,比如制药厂需要印度的原料药,加税后成本上升,要么裁员,要么涨价,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已经警告,这会导致零售业供应链崩溃,失业率可能飙升。 在国际层面,这波操作搅乱了全球贸易秩序。WTO 的最惠国待遇原则被美国一脚踢开,各国开始各自为战。欧盟和日本可能会加快与中国、东南亚的贸易谈判,比如欧盟已经在推动与东盟的自贸协定,日本则可能加大对 “一带一路” 的投资。 更严重的是,美国的盟友开始离心离德,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批评美国破坏自由贸易,法国甚至考虑把北约总部赶出巴黎。这种情况下,美国想靠关税重建霸权,反而会加速自己的孤立。 最讽刺的是,美国的关税政策根本解决不了贸易逆差。特朗普上一任期对中国加征关税,结果逆差反而扩大了。这次对欧盟和日本动手,结果也不会例外。因为贸易逆差的根源是美国国内储蓄率低、消费过度,靠关税只能治标不治本。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已经积重难返,就算企业想回流,也找不到足够的熟练工人,更不用说重建供应链了。就像美国的稀土加工能力,90% 依赖中国,就算加征关税,短期内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 “对等关税” 就是一场政治秀,表面上是保护美国利益,实际上是在拆美国的台。欧盟和日本不会坐以待毙,全球贸易战的火药桶已经被点燃,最终受伤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正在通过 “一带一路” 和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构建新的贸易网络,这种 “去美国化” 的趋势,可能会让美国的霸权加速衰落。

0 阅读:0
承载盘点

承载盘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