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天津塘沽碱厂的钢铁骨架在寒风中震颤,侯德榜攥紧被盐酸蚀穿三层的实验记录本,指尖抵着英国技师乔治的讥讽:“你们中国人连苏尔维法的专利都买不起!”三十米高的蒸发罐内,母液正诡异地凝结成灰色硬块——这是永利碱厂第一百五十七次试产失败。 侯德榜甩掉皮鞋赤脚踏进车间,渤海盐霜如刀锋割裂脚掌,却在剧痛中捕捉到灵感:纽约实验室X射线图谱里的碳酸钠晶体,不正与眼前破碎的碱块纹路暗合?当夜他抡起铁锤砸碎英国进口反应釜,用搪瓷脸盆盛满浑浊母液,任咸涩海风裹挟盐粒呼啸入盆。凌晨三时,盆沿悄然析出雪色结晶,纯度计指针发疯般冲破95%标线——这盆在英美专利壁垒上撕开裂口的土法试验,让塘沽的盐碱地迸发出中国工业的惊雷! 三个月后,永利“红三角”纯碱在东京大学实验室引发骚动,日本教授对着显微镜惊呼:“卜内门的碱绝不会含氯化钠杂质!”侯德榜却在北京饭店挥毫泼墨,将《制碱工业》手稿中的“盐”字最后一捺拉成滔天浪涛,墨迹未干便传来捷报:三井商社追加万吨订单。 1933年莱比锡博览会上,侯德榜当着IG法本总裁的面,将永利碱倒入德国啤酒杯一饮而尽:“这杯子里有渤海的浪,比莱茵河的水更懂化学方程式!”二十年后,大英博物馆玻璃柜里陈列着他烧焦的笔记本,解说词震颤着西方工程师的神经:“1931年的中国人在铁与火中改写了化工史。”
1931年天津塘沽碱厂的钢铁骨架在寒风中震颤,侯德榜攥紧被盐酸蚀穿三层的实验记录
看了又看他
2025-04-06 22:22:39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