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有那么厉害吗?#他究竟是圣人还是权谋家?揭开曾国藩的“厉害”真相 晚清重臣曾国藩,有人称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也有人视其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他的一生充满矛盾与争议,究竟是真圣人,还是被历史过度美化的权谋家? 一、才能不足,却成“最厉害”? 曾国藩的资质并不出众。年少时读书笨拙,连小偷都嘲笑他“太笨”,科举屡试不中,靠毅力才跻身仕途。左宗棠直言他“才具稍欠”,李鸿章也嫌弃他“保守迂缓”。但正是这样一个“儒缓者”,却凭借“结硬寨,打呆仗”的笨功夫,耗时十年平定太平天国,成为清廷倚仗的柱石。他的成功秘诀,不在于个人才华,而在于超乎常人的坚韧与自省——日记中不断痛骂自己“德行一无可许”,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让他在逆境中一次次绝处逢生。 二、识人用人之道,才是核心能力 曾国藩的“厉害”,更在于知人善任。他虽不擅冲锋陷阵,却能将鲍超、刘铭传等猛将收入麾下,甚至仅凭一次对视便断言刘铭传“可成帅才”,最终验证其眼光。湘军内部以同乡、师生关系为纽带,虽被诟病“任人唯亲”,却在战场上形成极强的凝聚力。这种“人情管理”虽与现代理念相悖,却在乱世中成就了一支铁血之师。 三、历史评价的两面性:功过难断 争议最大的是他的历史角色。镇压太平天国时,湘军屠城劫掠,曾国藩默许士兵“三日不封刀”,财宝运回湖南老家,被清廷质疑“私吞战利品”。天津教案中,他为平息洋人怒火处死无辜百姓,背负“卖国”骂名。然而,他推动洋务运动、倡导“师夷长技”,又为中国近代化埋下火种。这种复杂性,恰是时代夹缝中生存的无奈——既要维护封建统治,又试图突破桎梏。 四、凡人曾国藩:五次自杀背后的挣扎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完人”曾多次濒临崩溃:靖港兵败跳河、祁门被困悬剑自尽、天津教案后写下遗书……权力的重压、道德的困境,让他饱受精神煎熬。正如他晚年所悟:“死中求活,淡极生乐”,这种在绝境中求存的韧性,或许才是他真正的“厉害”之处。 【作者评价】 曾国藩并非完人,他的局限与功绩皆刻着时代的烙印。我们不必神话他的道德,却可借鉴其逆境中的坚持与自省;无需苛责他的妥协,而应思考历史洪流中个体的挣扎与选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厉害”,未必是天赋异禀,而是认清自身短板后,以笨功夫踏出一条生路。#曾国藩的功与过# #清代、曾国藩#
#曾国藩有那么厉害吗?#他究竟是圣人还是权谋家?揭开曾国藩的“厉害”真相 晚清重
清风过石桥
2025-04-07 10:11:07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