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岁女儿被父母送人,11岁被要回,没想到12年后女孩竟瞒着亲生父母找到养父,相认时让人泪目。 商洛山区的冬夜总带着刺骨寒意,2016年除夕的烟火在天际绽放时,二十八岁的朱雨婷正蹲在出租屋的煤炉前煮饺子。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响着,蒸汽模糊了挂在墙边的全家福——那是她前些日子特意带养父去镇上照相馆拍的。照片里头发花白的老人局促地扯着新棉袄的衣角,嘴角却挂着十几年没见过的笑容。 炉火映着朱雨婷手腕上褪色的红头绳,这是她十四岁那年用早餐钱买的。当时她攥着攒了三个月的五十二块三毛钱,在宁波汽车站被亲生父亲拽住行李箱。 那截头绳在拉扯中崩断了,如今接续的结扣还留着当年的毛边。 时针倒拨二十三年。五岁的小雨婷被塞进开往陕西的绿皮火车时,怀里抱着母亲临时买的布娃娃。车窗外父母的身影缩成黑点时,她还不知道要去的商洛市沙河子镇看山寺村,会在她生命里刻下比血缘更深的印记。 养父鱼录庆记得清楚,1998年腊月初七接回孩子那天,裹着红棉袄的小姑娘哭得喘不上气,妻子白淑云抱着她在土炕上坐了一宿。 山里的日子清苦却踏实。鱼录庆天不亮就扛着镢头上山,白淑云用旧被面给闺女改出碎花书包。 村里小学要翻两座梁,养母用竹筒装着温在灶灰里的红薯,总在晨雾里把热乎的塞进她手心。2003年冬天那场肺炎,鱼录庆背着高烧的小雨婷走了十五里夜路,自己冻得嘴唇发紫却把棉袄裹在孩子身上。 这些碎片在朱雨婷记忆里拼成完整的童年,直到2004年那个燥热的午后被生生撕裂。 亲生父母开来的黑色轿车碾过村口的土路时,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 白淑云死死搂着浑身发抖的闺女,结结巴巴重复着"晓莉是俺娃"。最终是村主任看不下去说了句:"娃跟着你们能吃上白面馍哩。"养母松手的瞬间,十一岁的朱雨婷指甲在门框上抠出两道深痕。 回到舟山的别墅里,水晶吊灯的光晃得人眼疼。朱雨婷的衣柜塞满蕾丝裙子,书包换成日本进口的双肩包,可夜里总梦见养母纳鞋底的麻线声。 初二那年她攥着省下的饭钱偷跑,在宁波客运站被保安当流浪孩子送进派出所。父亲赶来时扬手要打,看见闺女手腕上磨破的红头绳又颓然垂下手。 2011年考上杭州师范那天,朱雨婷在录取通知书里夹了张字条:"爸,等我毕业就接您进城。"她打三份工攒路费,寒暑假跑遍商洛的沟沟峁峁。 县民政局查不到鱼录庆的户籍记录,改建的公路抹去了记忆里的羊肠小道。直到2015年深秋,她在贴吧遇到在商洛支教的网友,对方拍来的老照片里,半山腰的土坯房分明就是她画了千百次的家。 重逢那天下着冻雨。 五十四岁的鱼录庆蹲在屋檐下补竹篓,听见脚步声抬头时,手里的篾刀咣当掉在地上。朱雨婷看着佝偻成虾米的养父,忽然发现记忆中能背着她翻山越岭的宽厚脊梁,如今还没她肩膀高。 堂屋的樟木箱里,养母临终前叠好的小花袄依然带着淡淡的皂角香。 2018年春节前,朱雨婷辞去外贸公司的职位。她把养父接进县城租的两居室,民政局的同志帮忙补办了领养公证。 鱼录庆起初总念叨"别耽误你前程",直到有天看见闺女电脑屏保是小时候在村小的合影。现在老人每天乐呵呵地去老年大学学认字,说要把这些年攒的话都写给晓莉看。 山里的月还是那么亮。朱雨婷常想起养母坟前那株野山桃,去年清明竟开出双色花。她终于懂得,有些羁绊比血缘扎得更深,就像崖柏在石缝里也能长成参天的模样。 (本文依据央广网2016年1月24日报道《女孩被送养偏远山村6年后接走 千里寻亲欲报恩》及相关民政档案资料撰写,人物经历经文学化处理,核心事实均来自可查证新闻源。)
1998年,5岁女儿被父母送人,11岁被要回,没想到12年后女孩竟瞒着亲生父母找
花开富贵坊
2025-04-07 14:45: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