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上海一女子,为孩子购买了一份保额50万元的重疾险,每年保费46

舒朗聊平安 2025-04-07 19:20:29

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上海一女子,为孩子购买了一份保额50万元的重疾险,每年保费4632元。可万万没想到,交了3年后,孩子因为流感并发暴发性心肌炎,从确诊到去世仅仅3个小时。事后,女子在为孩子理赔时,却被保险公司告知并不符合理赔条件!   “人怎么可能按照条款去生病呢!”   张佳(化名)一边承受着丧子之痛,一边愤恨地看向理赔条件:符合心衰等级,持续半年,活动能力受限!   宝宝去世后,,保险公司“师出有名”地拒绝赔付……   今年2月,张佳的宝宝不幸患上了流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不仅没有效果,反倒是愈发严重!   最终,诱发了暴发性心肌炎,三个小时后,张佳痛失爱子。   事后,张佳想起了连续三年购买的重疾险,最高能赔付50万,虽然宝宝不在了,但赔偿也能换来些许安慰。   但保险公司直接拒绝了,不符合条件!   张佳后悔不迭,不该轻信保险公司的套路,不该盲目跟风!   2022年,为了宝宝的未来,张佳选择了一家反馈较好的公司投保,每年4632元的保费虽然不便宜,但一切为了孩子。   彼时业务员言之凿凿,说什么100%赔付,说什么史上最全保障,对此一窍不通的张佳逐渐动心了。   至此,销售人员又拱了一把火,成功拿下了张佳的这个客户。   销售人员表示活动到期、不买吃亏的心理,以及许多人都购买了的从众效应,让张佳很爽快付钱了,完全忽略了保险公司往外掏钱时的苛刻!   换言之,不到赔付时,合同里的文字游戏永远不会爆发。   张佳的宝宝虽然是重疾去世,但因为病得不达标、没有按照条款生病,保险公司只能退回三年保费1.38万!   事情曝光之后,舆论一边倒地谴责,纷纷表示保险公司在国内就是贬义词,就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逐利的良心就不能规范规范吗?   而就连人民日报也点名批评:人不可能按照合同约定的那种方式去生病!   与此同时,张佳也在积极查阅资料,积极和律师取得联系,准备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律师直言:重疾程度与否的标准是医院制定的,重疾赔付与否的标准是保险公司制定的,但两者都得经过司法标准的检验,是否合理合法!   换言之,重疾险、重疾险,人都去世了还不算重疾吗?   经过律师团队与保险公司数轮的有效谈判,加之舆论不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最终选择退步,愿意履行合同,同时对相似案件一以贯之!   张佳50万理赔金拿到了,但孩子的生命无法重来。   痛定思痛,这也提醒我们在投保时一定要警惕合同陷阱,比如“除外责任”“等待期”之类的关键词,一定要慎之又慎,也一定不要从众。   法律虽然是最后防线,但投保人往往会陷入举证难、耗不起的窘境,而这也正中保险公司下怀!

0 阅读:3054

评论列表

无聊至极

无聊至极

15
2025-04-07 20:19

哪个保险公司?人民日报哪天的报道?什么时候的事?

用户11xxx83 回复 04-07 23:38
哪个保险公司?小编也怕惹麻烦啊!哪天的报道?图里有!什么时候的事?文章里有!你到底看文章了没?[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天天打牙祭

天天打牙祭

9
2025-04-07 20:27

保险公司的套路太深 普通人真的容易被坑

用户10xxx03

用户10xxx03

5
2025-04-07 23:53

保险公司都是骗子!

席晋

席晋

4
2025-04-07 23:03

太平洋保险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

3
2025-04-07 23:21

保险公司就是诈骗公司,为什么天价医疗费,免费医疗最大拦路虎是保险公司

秀才123

秀才123

2
2025-04-08 00:57

狗日的保险公司

洁儿

洁儿

2
2025-04-07 23:22

反反反

xiamenlinshengwei

xiamenlinshengwei

2
2025-04-08 06:23

现在的保险除了车险和意外险可以买,其它的全是套路,特别所谓的终身险

老头

老头

2
2025-04-08 04:45

人不可能按保险合同去生病,但保险合同可以明确哪几种病在保险合同内。既然保的是重大疾病,那死人了算不算因为重大疾病?

猜你喜欢

舒朗聊平安

舒朗聊平安

舒朗喜欢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