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慈禧太后将17岁的宫女赐给70岁的左宗棠为妾。新婚之夜,宫女委屈地直抹眼泪,左宗棠平静地说:”我不会委屈你的。“之后,宫女非常敬重左宗棠。 左宗棠经过6年时间的激战收复了新疆,在众望所归下班师回朝,强政府上下十分高兴。 慈禧太后也也十分激动,对于立下大功的左宗棠,慈禧太后就思考给左宗棠什么赏赐。 左宗棠当时已经位高权重,而且对于钱财也不甚在意,所以慈禧太后就冥思苦想。 这时慈禧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建议道:“左大人事务繁忙,身边正缺一位知心人照顾。” 慈禧一听心里同意,就问李莲英送谁好,这时李莲英就说出了章怡的名字,慈禧太后听了也点头赞同。 章怡是伺候慈禧太后的一名宫女,但是她的身份不同于一般的宫女,她的父亲是山西的知府,当时官员都有向皇室进献女眷的风气,所以从小被精心培养的章怡也被送进了宫中。 官员进献女眷的目的是为了服侍皇家,最好能被选入后宫成为妃子,自家也能得到荣耀和好处。 章怡确实聪明伶俐、知书达理,而且长相漂亮,但是被慈禧太后看中留在了身边。 章怡凭借自身的智慧把慈禧照顾的十分舒服,慈禧也十分宠爱她,这让大太监李莲英内心有些不满。 因为慈禧对于章怡的宠爱越盛,那么章怡对自己的威胁也就越大,从自身的权利和地位考虑,李莲英把章怡视为自己对手。 所以当慈禧太后思索给左宗棠的赏赐时,李莲英就顺势把章怡送了出去,这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赞同。 因为章怡细心周到,对于左宗棠来说也一定是一位得力助手,所以慈禧太后就把章怡收拾了一番,并准备了一笔嫁妆送给了左宗棠。 左宗棠心里却并不愿意,因为他并不是一个重色的人,半辈子都只和原配妻子度过,唯一的小妾还是妻子非要娶回来的。 而且他已经70高龄,而章怡才十七岁,做自己的孙女都绰绰有余。 左宗棠想要推辞,但是慈禧太后心意已决,左宗棠根本无法拒绝,左最后只好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再看章怡也并不开心,面对能当自己爷爷的左宗棠,章怡花样年华怎么会愿意,所以入了新房也是心不甘情不愿。 洞房当晚左宗棠掀开盖头,看见章怡泪流满面的样子,便知道章怡不愿意,于是率先开口:“你放心,我不能委屈你,你以后就做我孙女吧。” 左宗棠告诉章怡,以后在外二人就以夫妻相称,但是回到家里就是爷孙的身份,等自己百年之后,就让章怡带着嫁妆嫁出去。 章怡听了感动的涕泪横流,当即就对左宗棠跪拜感谢,从此,章怡在左宗棠身边贴身照顾,无论生活上还是公务上,聪慧机灵的章怡都尽力帮助左宗棠,这给左宗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三年后,左宗棠病逝,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告诉了章怡的事情,交代儿子等自己下葬后就找一位良人把章怡嫁了,左宗棠儿子答应下来。 后来左宗棠葬礼结束后,其儿子果然很快把章怡送到了山西老家,章怡后来顺利地嫁给了他人。 左宗棠的大义不止于此,在收复新疆前,朝廷中的大部分官员都对收复新疆持反对态度。 因为新疆当时外有沙俄的觊觎,内有叛贼的骚乱,所以对于当时国库空虚又兵力衰弱的清政府来说收复新疆是一个大难题,胜算低不说还会导致清政府损失惨重。 清政府当时也有放弃的打算,但是当时左宗棠一人上书强力建议收复新疆。 因为在左宗棠看来,新疆的战略意义重大,守住新疆就守住了蒙古和大半国土,一旦丢失了新疆地区,那么外敌就会长驱直入,占领清朝的大半国土。 幸好慈禧当时清楚地知道左宗棠说的是事实,所以支持了他的决定,但是把各省捐助的银子加起来也才只有500万两白银,这只有左宗棠提出的军饷的一半。 对于另外500万两慈禧太后无能为力,就让左宗棠自己想办法,左宗棠就找到了富商胡雪岩,最后捐款加上高额借贷才凑够1000万两白银。 当时左宗棠已经63岁,妻子从远方写信嘱咐他注意身体,不可冒险,但是左宗棠深知西行的危险,为了国家和子孙后代,他冒着战死沙场的决心动身了,随行的还有一副量身打造的棺材。 最后他不辱使命,收回了新疆,也为后人留下了铁骨铮铮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