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45岁的慈禧太后正吃着大餐,突然她一阵干呕,下秒就砍了厨子。第1个太医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03 09:03:22

1880年45岁的慈禧太后正吃着大餐,突然她一阵干呕,下秒就砍了厨子。第1个太医看了说:“静养即可”,也被砍了。第2个太医说:“这是喜脉!”又被砍了。第3个医生对家人说:“放心,我会平安回来的!” 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子,1861年咸丰驾崩后,26岁的她开始守寡。 也就是从那时起,慈禧成为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 慈爱极为宠爱大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因而传出与二者的绯闻,更有人说二人是假太监,此说在民间传播更甚。 1880年的一天,慈禧正在用膳,突然感觉腹中不舒服,禁不住呕吐起来。 李莲英以为有人下毒暗害,二话不说就把厨子抓起来一顿严刑拷打,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饭菜里也没有发现毒药,但还是找个理由把厨子给杀掉了。 眼看着慈禧太后一直不舒服,这可是天大的事,李莲英在征得慈禧的同意后,把太医叫了过来。 这位太医给慈禧把脉后,认为就是一般的身体不适,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卧床静养,可是过了几天慈禧的病痛并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重。 一怒之下,慈禧认为这位主张静养的太医是个庸医,就把他给杀了。 随后又找来一位太医,这位太医通过望闻问切之后,看到慈禧身子微圆,给出了一个“喜脉”的诊断,这可了不得,那不是说慈禧偷人养汉子么,于是被砍是理所当然的。 连砍两位太医,这太医院就再没有敢来给慈禧治病,可是慈禧总是不舒服也不是个事,结果这个事把诸位大臣都惊动了。 他们群策群力,四处寻找名医给慈禧看病。 这时李鸿章和丁宝桢共同推荐了广东督粮道薛福辰,此人不但是名官员,而且医术极为了得。 虽然当时慈禧的病被传得有些神乎其神,薛福辰也害怕治不好会被杀头,但因为受两大要员的推荐,他只得进宫给慈禧诊治。 好在薛福辰的医术确实到家,他通过详细的诊视,排除了喜脉的可能,而确定应该是胃部积食,导致腹胀难耐,肚子有些外鼓,医学上被作血蛊症。 既然确定了病症,那么治疗就好办了。于是薛福辰恭敬地说道:“太后老佛爷,你这是终日操劳工作过重,导致气血瘀滞在腹部,只需用药将血瘀化开,再辅以适当运动,气血运行正常,自然而治。” 慈禧一听,心中一动,她何尝不担心外面关于喜脉的传言,现在这个薛福辰说得是头头是道,那就看他如何用药了。 于是慈禧点了点头:“薛爱卿,你尽管放手施治就是,哀家不会怪罪于你的。” 可是薛福辰却心知肚明,治好了是爱卿,治不好就是死鬼。 他相信以前的太医也不会都弄不明白病因,只不过是胆子太小,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不敢使用猛药而已。 于是为了追求治疗效果,薛福辰下了猛药,几剂药下去,慈禧太后去频繁去茅厕后,腹部难受的症状果然消失了。 为了增加疗效,薛福辰还开展了运动疗法。 他指导慈禧学习五禽戏和十段锦,双管齐下,慈禧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慈禧大喜,立即下令重赏薛福辰,并且直接将他提升为顺天府尹,这可是京官,可能慈禧想着,一旦有个头疼脑热,就近可以让薛福辰诊治吧。 薛福辰不但成功地逃脱了治病不利可能被杀头的噩运,相反的却升了官,而且京城还闯出了神医的名号,实在是一举双得。 虽然慈禧怀孕的事大概率是子虚乌有,但是慈禧在漫长的寡居时间里,如果说没有动过色心,那也说不过去。 安德海、李莲英与慈禧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另外,大臣荣禄、王爷奕訢都被传出与她有一腿,甚至还传出她有个英国情人巴恪思。 当然最靠谱的一个人叫那尔苏,两人相识时,慈禧已是53岁的高龄,而那尔苏那时刚过而立之年。 当时两人都经过西直门,当然一个乘车,一个骑马,恰巧那尔苏的那匹马受惊冲撞了慈禧的车驾。 本来慈禧很生气,就想要重重地惩治这个人,可是一抬眼,却发现是一个眉目俊俏、身材健美的小伙子,那种违久的悸动让她立时消了气。 当弄明白那尔苏是蒙古亲王僧格林沁长孙后,慈禧直接免除了那尔苏的罪责。 然而慈禧却不想按捺下那种渴望和冲动,回宫后她召见了那尔苏,对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那尔苏也是个知冷知热之人,两人进行了友好的互动,结成了忘年之交。 随后那尔苏被慈禧提拔成为内大臣,一时间成为了清廷的红人。 纸是包不住火的,很快那尔苏的父亲就知道了这件事,在父亲的压力和家庭的兴衰面前,无法承受的那尔苏最后选择了吞金自杀,时年35岁。 民间对于慈禧的风流艳事一直在广为流传,最主要的原因是慈禧代表着清政府的无能和辱国,让人们看不到希望,黑她讽她也就在所难免。    

0 阅读:283

评论列表

叶落归根

叶落归根

4
2025-04-03 09:54

小编这是在八段锦上加了二段,变十段锦了,利害。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