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

纯情如雪 2025-04-08 18:42:26

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绝,谁料主任查账竟赊了20000多元,转过头对他说:“你走吧,”他叹气:做人不能太心软!可哪想因为别人的1个帮助,又让他做起了“好人”。 1992年,一个新疆退伍军人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满心想着帮乡亲们,却因心软让百姓赊账高达20000多元。主任查账后冷冷地让他走人,他懊悔自己太心软,丢了铁饭碗。可谁能想到,多年后一个陌生人的帮助,竟让他重新成为“好人”,甚至感动了全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阿里木江·哈力克,1971年4月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一个小村庄。村子靠着山,土地干瘦,村民们辛苦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他家是普通维吾尔族农户,父母种地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从小,父母就教他:“帮人就是帮自己。”这句话在他心里扎了根。1989年,18岁的他参了军,想靠努力闯出一条路。在部队三年,他学会了吃苦和担当。1992年退伍后,他被分到乡镇供销社,干起了卖米面油盐的活儿。 供销社的日子乍一看挺轻松,可没多久麻烦就来了。当时村里人穷,买东西常没现钱,求着赊账。阿里木江见乡亲们日子艰难,总不忍心拒绝,心想能帮就帮一把吧。时间一长,赊账的人越来越多,账本上的数字越堆越高。到年底,主任来查账一看,欠款竟然有20000多元。那年头,20000元是个大数目,普通人一辈子都攒不下来。主任气得不行,说这钱收不回来就让他走人。 阿里木江硬着头皮去催债,可一进村,看到乡亲们那穷样——大人没活干,孩子光着脚,家里连口热饭都没有——他就啥也说不出口。跑了好几天,一分钱没收着。回到供销社,主任没半点客气,直接让他卷铺盖走人。丢了工作,他心里堵得慌,觉得自己太心软,帮别人却把自己坑了。从那以后,他常念叨:“做人不能太心软。” 没了饭碗,阿里木江只能想办法活下去。他在村里支了个烤羊肉串摊子,可新疆烤串摊多,生意稀稀拉拉,勉强够吃饭。2001年,他咬牙决定出去闯闯,带着炉子跑到了贵州毕节。刚到那儿,他人生地不熟,摊子摆出去没人光顾,每天赚几块钱都难。晚上挤在破屋子里,饿了就喝凉水,日子苦得没法说。就在他快撑不下去时,生活给了他一个转机。 那天,他在毕节街上晃悠,看到一家酒馆门口有块空地,就壮着胆子问老板能不能在那儿摆摊。老板挺痛快就答应了,见他穿得破破烂烂,还掏出100块钱让他买件衣服。这点善意让阿里木江心里一暖,觉得自己没白活。有了固定地方,生意慢慢有了起色,熟客也多了。他开始琢磨,当年在供销社帮人让自己吃了亏,可这次被帮,又让他有了盼头。这世上,好人还是多啊。 2002年,毕节附近山上起了火,他没多想就跟着村民去救火,忙得满身是汗。火扑灭后,政府给了他300块钱奖励。他没留着花,而是又掏了200块,凑了500块捐给一个没钱上学的女孩。这事儿让他感触挺深:当年心软丢了工作,可现在帮别人,反而让自己心里舒服。从那以后,他每天从卖烤串的钱里抠一点出来,攒着想帮更多人。 几年过去,阿里木江攒了20多万,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读书。他还跟学校联系,弄了个“阿里木助学金”,帮更多孩子圆了上学梦。2003年,他听说有个叫周勇的小男孩得了肾病,家里掏不出医药费,他不仅拿出自己的积蓄,还找媒体募捐,最后帮孩子治好了病。2007年,他骑马翻山,给偏远小学送了181个书包和一面国旗。2011年,他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12年上了“感动中国”的舞台。2023年,积石山地震后,他又跑去灾区给乡亲们做了几天抓饭。 阿里木江·哈力克用自己的双手,把当年那100块钱的温暖变成了无数人的希望。他从一个被辞退的供销社小职员,变成了感动全国的“好人”。他说,自己没啥大本事,就是觉得帮人心里踏实。当年那个酒馆老板的善意,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最后长成了大树,庇护了更多人。

0 阅读:71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