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从内心里是看不起俄罗斯的。1939年的俄芬战争,虽然最后以芬兰割地求和告终,但芬兰是亲身体会到俄军并非不可战胜,只不过是只纸老虎,要不是因为当年兵力实在太悬殊,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呢! 1939年8月,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在秘密议定书中划分东欧势力范围,芬兰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 苏联要求芬兰割让卡累利阿地峡等地,以增强列宁格勒的防御。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曼尼拉炮击事件”,指责芬兰炮击苏联边境,并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苏联投入约100万军队,但低估了芬兰30万军队的抵抗能力。芬兰利用严寒、森林和沼泽地形,采用游击战术,重创苏军。在苏奥穆萨尔米战役等战斗中,苏军损失惨重,约12.7万人死亡。 斯大林恼羞成怒,撤换了指挥层,增兵至150万,调集大量重炮攻击芬兰,兵力上形成了5:1的压倒性优势,但仗打得仍然很艰难,最终歼灭了2.6万芬军,最终芬军因为武器弹药不足放弃了抵抗。 1940年俄芬签订《莫斯科和平协议》,芬兰丧失了4万平方公里、约10%的领土,但保持了独立,没有像波罗的海三国那样被苏联吞并。 芬兰对当年丢的4万平方公里土地一直耿耿于怀,一直在等待机会收回。
终于看懂美国的套路了,想复制“苏联剧本”熬死中国,目前已进行到第三阶段,对此新加
【198评论】【4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