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陈赓的女儿陈知进由于吃了缴获来的美国奶粉过敏,面部起了不少疙瘩,一位

熹然说历史 2025-04-09 00:22:50

1950年,陈赓的女儿陈知进由于吃了缴获来的美国奶粉过敏,面部起了不少疙瘩,一位阿姨脱口而出:“司令员的女儿怎么这么难看?”这下可不得了,陈赓听到后大发其火:“谁敢说我的女儿难看!” 1961年3月16日,上海,一位年仅58岁的将军在病榻上告别了这个世界。临终前,他对妻子傅涯展现了一贯的幽默风格:"我有两件事怕你经受不起,第一,我要死了!第二,你的更年期过不好。"即使面对死亡,他依然不忘开玩笑:"你的头发会'刷'的一下就白了!" 这位将军就是陈赓,开国将帅中那股"快活空气"。他的离去,让11岁的女儿陈知进失去了溺爱自己的父亲。而往前追溯11年,陈知进的出生恰逢陈赓率军进军大西南之际。 1950年初,昆明刚刚解放,陈赓作为指挥官,身处繁忙的军务中收到了爱女降生的喜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部队缴获的美国奶粉成了小知进的第一份口粮,虽引发了过敏,却也揭开了"谁敢说我女儿难看"的家庭趣事。 陈赓的生命轨迹远比人们想象的丰富多彩。作为黄埔军校一期生,他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是早期的风云人物。1925年东征陈炯明时,他曾救过蒋介石一命。当时蒋介石在前线督战不利,吓得要自杀,是陈赓一边指挥连队组织抵抗,一边亲自背起腿软的蒋介石撤离危险区域。这一壮举使得他在国民党将领中享有极高威望。 这位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私下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在黄埔军校时期,他曾女扮女装出演《袁世凯的皇帝梦》中的五姨太角色,以惊人的表演天赋引得台下同学笑声不断。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期间,他学会了各种街头技能——从藏烟头、弹烟头到吐烟圈,动作行云流水,宛如魔术师。 与大多数时代同行不同,陈赓从不以严肃面孔示人。他能与毛泽东、朱德等高层领导打成一片,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陈赓小鬼";同时也能和警卫员、马夫、炊事员们畅快相处,不介意被称为"陈胡子"。某次延安开会,陈赓因天气炎热,竟直接走上主席台,拿起毛主席的杯子喝了一大口水,然后敬礼报告:"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喝。现在没事了。"这种天真烂漫的性格,在那个庄重严肃的年代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谁敢说我的女儿难看!"1950年,当一位女兵无心评价陈知进脸上因美国奶粉过敏而起的疙瘩时,陈赓的这句怒吼成了军营里的一段佳话。从此以后,无论谁见到陈知进,都会先热情洋溢地称赞她长得好看。这个故事在昆明广为流传,以至于长大后的陈知进每次遇到父亲的老部下,总会听到他们笑着说:"你就是那个'漂亮女儿'啊!" 出生于1950年的陈知进是陈赓五个子女中唯一的女儿,自然成了父亲掌上的明珠。1951年,陈赓奉命入朝参战,当时仅2岁的陈知进紧抱着父亲的腿大哭不止,不愿让父亲离开。在朝鲜战场上,陈赓收到妻子傅涯寄来的女儿照片,却因照片上女儿头顶略微取景不全,立即回信"兴师问罪":"我要找你'算账',为什么把我女儿的头削掉了一块?"这一细节充分展现了这位铁血将军对女儿的疼爱之情。 从朝鲜归来后,陈赓走到哪里都带着陈知进。有次去大连参加军事演习,也不忘带上女儿,但因不会给女儿梳小辫而求助于服务员。回北京后,为解决这个"技术难题",他干脆让傅涯给陈知进剪了短发。从此,陈知进再没留过长发。小小年纪的陈知进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当陈赓提议带她到哈尔滨看军工的叔叔阿姨时,她立刻抗议:"爸,我不跟你去,你不会扎小辫。"陈赓笑着回答:"我给你梳娃娃头。"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 陈赓的家庭观念与婚姻历程同样令人动容。他的第一任妻子王根英在1937年意外牺牲后,他多年未再考虑婚姻。直到1943年,他与傅涯相识,但因傅涯的大哥是国民党员,组织上对这桩婚事持谨慎态度,调查长达两年之久。陈赓不耐烦了,向刘邓首长表明态度:"你们再查不完,我和小傅就要先斩后奏了!"终于在刘邓和周恩来等人的批准下,陈赓与傅涯喜结连理。 1950年昆明解放后,陈赓与傅涯在街头被热情的云南大学学生们认出。面对学生们"司令员,亲一个"的起哄,陈赓毫不扭捏,高兴地拥抱妻子,热烈地亲了一口。学生们再次喊"再亲一个"时,陈赓兴致更高,又是一番深情拥吻,直到兵团保卫部的工作人员前来解围。 陈赓去世后,傅涯花了20多年时间整理《陈赓日记》,1982年终于出版,成为陈家珍贵的精神财富。而陈知进长大后选择了医学道路,成为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退休后的她仍坚持每天读报学习,并到全国各地宣讲红色革命故事,延续着父亲的精神遗产,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这位将军对女儿的疼爱与对家人的深情,与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形成鲜明对比,正如古语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0 阅读:212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