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中央竟也批准了,而韩德勤却赖着不肯走…… 1943年,苏北的泗阳一战,新四军干了票大的,把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给逮了。这哥们儿可不是小角色,手底下攥着几支精锐部队,常年在苏北跟新四军对着干。那天晚上,新四军第四师牵头,联合第二师、第三师,趁着夜黑风高搞了个突袭。国民党那边稀里糊涂就崩了盘,韩德勤的指挥部被端,连他心腹王光夏都被打死了。韩德勤一看跑不掉,干脆混在投降的人堆里,被新四军押了出来。 按理说,这么大个胜利,新四军上下该敲锣打鼓庆祝才对。可事情没那么简单,消息传到军部,陈毅脸上一点笑模样都没有,反而皱着眉头,跟吃了苍蝇似的。咋回事儿呢?因为这韩德勤是个烫手山芋,咋处理他成了大难题。军里有人喊着要严惩,甚至有人嚷嚷直接毙了,杀鸡儆猴,给国民党点颜色看看。可陈毅不这么想,他脑子转得快,觉得这事儿得算长远账。 陈毅琢磨,打垮韩德勤的部队、干掉王光夏,这仗已经赚够了面子,再弄死韩德勤,未必能多捞啥好处。相反,要是放了他,说不定还能搅和国民党内部一把。国民党那边本来就疑心病重,放个大鱼回去,蒋介石不得怀疑韩德勤跟共产党有啥勾当?这样一搞,敌人内部不攻自破,士气一散,新四军这边还能喘口气。陈毅这算盘打得挺精,既不想树敌太多,又能给对手上点眼药。 于是,陈毅就去找韩德勤谈条件,说白了就是放你走,但你得老实点,别再跟新四军对着干,也别帮国民党找麻烦。为了让韩德勤下台阶,陈毅还挺够意思,给他留了电台,派了二十来个警卫护送,甚至还配了枪。表面上看是照顾面子,实际上等于卸了他的爪牙,韩德勤就算回去了,也没啥本钱再翻腾。这招儿够狠,既显得大度,又让对方没脾气。 这想法一提出来,军里炸了锅。不少人觉得这不是放虎归山吗?好不容易抓个大鱼,就这么放了,谁服气啊?可陈毅咬死了不松口,还把这事儿捅到了延安中央。没想到,中央那边回得贼快,居然同意了。这下更让人摸不着头脑,陈毅咋就这么有底气,中央咋也这么痛快点头?估计是延安那边也看明白了,这时候杀韩德勤没啥大用,放了他反而能给国民党添堵,算是战略上的一步妙棋。 结果呢,更邪乎的事儿来了。韩德勤被放了以后,没急着回国民党那边,而是赖在延安不走。这家伙啥心思啊?其实也不难猜,他心里门儿清,回去国民党那边,顶着个被俘的帽子,蒋介石能饶得了他?说不定还得背个通共的锅,弄不好小命都得搭进去。与其回去挨收拾,不如在延安待着,先看看风往哪边吹。韩德勤这人精得很,知道自己这时候回去就是找死,索性拖着,反正共产党这边暂时也不会动他。 在延安那段日子,韩德勤低调得不行,几乎不吭声。他心里估计也挺乱,过去跟共产党对着干,现在却得靠人家喘口气。这种滋味儿,谁摊上都不好受。不过他也没彻底倒向共产党,始终留着点心思,没公开表态。这态度挺微妙,既不想彻底撕破脸,又不敢完全赌一把。 这事儿搁当时看,真是国共关系里的一出怪戏。新四军这边,陈毅用放人这招儿,换来了苏北战场上的一点喘息空间。国民党那边,韩德勤没回去,内部肯定得猜来猜去,信任崩得更快。而韩德勤自己呢,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成了个政治上的孤魂野鬼。后来到了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混不下去了,韩德勤跟着跑去了台湾。在那儿,他慢慢淡出了视线,1988年病死,活了96岁,算是把这辈子熬到了头。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6评论】【29点赞】
用户17xxx59
韩德勤什么时候在延安的?莫名其妙
用户64xxx35
编的离谱
凉山鹰
在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