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问,既然古代贝壳就是货币,那为何穷人不去海边多捡点? 这就好比"既然人民

松鼠的笔记 2025-04-09 02:31:05

有读者问,既然古代贝壳就是货币,那为何穷人不去海边多捡点? 这就好比"既然人民币是纸做的,为啥穷人不买台印刷机自己印钱"一样。 1. 你以为的贝币:海边随便捡的破贝壳。 实际上的贝币:堪比现代防伪技术的奢侈品。 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贝币,清一色是印度洋深海打捞的虎斑宝贝(Cypraea tigris)。这种贝壳需要专业的潜水采捞,经工匠钻孔磨制,用朱砂染色,再用青铜丝串成"朋"(货币单位)。整个过程相当于现在从瑞士空运特种纸,配上凹版印刷和金属防伪线。 2. 你以为的货币流通:海边捡一麻袋就能买地。 实际上的流通体系:比学区房资格审核还严格。 《周礼·地官》明确记载,贝币需要经过"泉府"(央行前身)的"玺节"认证。就像现在炒房需要网签备案,商朝买田得带着官府认证的"贝符",上面刻着专属编号和宗庙图腾。2014年陕西出土的青铜贝符匣,内壁还发现了残留的封泥痕迹——这相当于古代的央行封条。 3. 你以为的地理优势:住在海边就成土豪。 实际上的物流困境:比春运抢票还绝望。 商代马车日行30公里,从郑州到最近的渤海湾直线距离500公里,往返要一个月。更致命的是,沿海地区多属东夷势力范围,中原百姓过去捡贝壳?参考下现在平民擅闯军事基地的后果。甲骨文记载,商王武丁曾因"东贝不至"发动远征,可见贝币供应链堪比现在的芯片战争。 4. 你以为的经济规律:贝壳多了就能买买买。 实际上的通货膨胀:纣王都玩脱的金融灾难。 《史记》记载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其中就包括滥发贝币。考古发现商末墓葬出现大量粗制滥造的骨贝、石贝,这正是通货膨胀的物证。就像现在国家严控货币发行量,周朝建立后立刻推出"九府圜法",把贝币发行权收归王室,私造贝币者"刑足刖耳"。 5. 最重要的是:你以为的"以贝易田"根本不存在!!! 最新出土的西周卫盉铭文显示,当时一朋贝币(约20枚)只能换1亩劣地,还要搭配三头羊、两坛酒作为附加条件。真正值钱的是青铜器,一件"盂"(酒器)能换三十朋贝币。所以穷人捡贝壳?相当于现在攒游戏金币想买汤臣一品——系统根本没开放这个兑换选项。 现在明白了吧?贝币从来就不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是权力集团精心设计的金融工具。就像今天的纸币,重点从来不是那张纸,而是背后整套国家信用体系。 史前贝壳 殷墟贝币 山岳钱币

0 阅读:1
松鼠的笔记

松鼠的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