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范蠡的老婆哭着跑回了家,一进门还摔了一跤,范蠡匆忙过来扶起妻子,斥责道:“怎么了非要这么着急忙慌的!”妻子哽咽着拉着他的衣袖说:“儿子杀人了!现在已经被关起来了,你快想办法救救他啊......” 范蠡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扶着桌子反复说:“不要哭,我来想办法,交给我,我来想办法。”他冷静地想了自己可用的人脉,当下就叫来小儿子,吩咐道:“你二哥杀了人,恐怕要被问斩。你立刻前往楚国,找到庄生,将这一千两黄金送给他,请他相助。” 小儿子点点头,正要出门,范蠡的长子却从门外冲了进来,不服气地冲着范蠡喊:“爹,我才是这个家的长子,即便要去楚国,那也应该是我去。您只一味地偏心弟弟,根本就不信任我!” 范蠡无奈,只能让长子去。这一去才把事情办坏,让二儿子被砍了头! 范蠡是春秋末期有名的谋士,论智谋自然天下无双。当年他对越王不离不弃,与越王同甘苦共患难,辅佐越王打败了吴国,夺回了江山。但在越王复国之后,范蠡没有谋求高官厚禄,也没有让越王报答自己,反而十分低调地离开了越国,改名换姓,在齐国重新过生活。 旁人不解,只是嘲笑范蠡忙活了几年,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范蠡却意味深长地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来到齐国之后,范蠡远离政事,凭着自己的眼光和本事开始经商,没过几年就积攒了一大笔财富,时间越长,范蠡的身家就越是深厚,成了民间百姓公认的财神爷。 他还养大了三个儿子,只是这几个儿子并不全像他,而是各有各的脾性。其中大儿子眼界小,爱贪财,二儿子行事莽撞,不计后果,只有小儿子最为稳重,也最让他放心。 那天,二儿子跑到楚国和人谈生意,生意还没谈成,双方之间就起了冲突,众人你推我搡,范蠡的儿子当场暴怒,拿起刀在大街上就把人捅死了。满街的人都亲眼目睹了这场凶杀案,都是证人,他都没地方躲,直接就被官府的人抓走了。 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二儿子此次被抓走,等待他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秋后问斩。范蠡的妻子得知消息后痛哭流涕,只能祈求范蠡救儿子的命。 范蠡心中焦急万分,他扶着夫人,脑筋转得飞快,马上就想到了楚王面前的红人庄生。当年自己曾对庄生有恩,如果许以重礼,庄生肯定会帮这个忙,二儿子大概率能被救出来。 于是他赶紧把小儿子叫来,吩咐他立刻出发。不曾想长子连哭带闹,非要自己去楚国。为了不耽搁事情,范蠡便答应了他,但在临行前,范蠡再三叮嘱长子:“黄金送到就立刻返回,莫要逗留!” 长子顺从地点点头,一出门却改了主意。他心生反骨,不服气地想:“一出手就是一千两黄金,对方该是何等人物。倘若他拿钱不办事怎么办,这一千两黄金不就白白丢了?” 他打定了主意要瞧瞧这庄生的本事,于是在见到庄生、将黄金送出去以后,他装模作样地跟庄生告了别,一转头就悄悄住进了客栈。 三天后,果然有消息传来,但却跟庄生无关。客栈里人人都说,楚王要大赦天下,众人有人喜有人忧,长子同样也是喜忧参半。他为弟弟的好运气而高兴,也为那一千两黄金忧愁。 他心想,这黄金才给出去三天,楚王就大赦天下了,早知这样,就该晚些去找庄生。如今这庄生什么都没干,白白就拿了钱,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买卖! 他想了又想,竟然又来到了庄生府上,庄生有副玲珑心肠,一看范蠡的儿子在这儿,便知道对方并不信任自己,当下脸色就不太好看。长子一开口,庄生的脸马上就黑如锅底。 长子竟然对庄生说:“我家最近有急事要用钱,想找你借一千两黄金。”庄生气得不想和他多说,直接拂袖转身,冷漠地说:“拿走便是!” 庄生气得咬牙切齿,根本咽不下这口气。没想到自己前几天刚跑进宫,用天象为理由让楚王答应了大赦天下,今天那小子就变了嘴脸。 于是在一个时辰后,庄生又坐马车进了宫,一本正经地对楚王说:“此次大赦天下,有一人须是例外。” 楚王不解地问:“何人?” 庄生沉声说:“范蠡之子。” 看到楚王心存疑惑,庄生便解释道:“如今天下人都说,范蠡之子杀了人却能逃过惩罚,是因为您拿了范蠡的好处。民间的流言蜚语传得很快,倘若范蠡之子真的被放出去,岂不坐实了这个传言,要叫天下人耻笑。” 楚王甚为赞同,觉得庄生目光长远,便采纳了他的建议。 几日后,狱中的犯人都被放出来了,唯独范蠡的长子在外面等了又等,却始终不见弟弟出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所有人都被赦免了,唯独除了自己的弟弟。长子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才没了主意。 他再想登门祈求庄生出手,庄生却不再见他,最终长子只能带着二弟的尸首回家。 一路上他都不知该如何跟父亲交待,行至家中,才发现家里已经设了灵堂。原来范蠡见长子久久未归,就知道这事是让他办黄了,二儿子恐怕性命难保。 只是范蠡也没了办法,哪来第二个庄生呢?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孙权来奔丧,看着周瑜5岁的女儿,说道:“给我做媳妇吧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