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鸡蛋短缺问题很大,原因很简单,当身处美国的华人面孔拍摄视频证明此事的时候,代表了这个事情已经严峻到了极点。 这个鸡蛋事件正好可以让我们对比了解一下,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底层运行逻辑,与我国的民生为主的大不同。 以2023年禽流感危机为例,全美4900万只蛋鸡被灭,但是美国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却赚的盆满钵满。而美国政府不仅未能及时的宏观调控,反而成为了配合美国企业的黑手,美国三大蛋业巨头占据64%市场份额,按道理,蛋鸡出问题,进口更多的鸡蛋就可以,但是蛋鸡巨头通过游说等方式,让美国以小批量(每次采购量很小,或者去小的国家采购),长航程(不采购领居加拿大,而是去往更远的欧洲),高价格的进口鸡蛋。让美国鸡蛋市场长期处于高位运行。这些企业在资产严重缩水(大批量蛋鸡被灭)的同时,居然创造了利润率同比暴涨718%的行业奇迹。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基本逻辑,想尽一切办法的赚钱为主。 美国制药行业同样存在类似模式,三大药企控制着90%的胰岛素产能,即便生产成本下降40%,终端售价仍能在十年间暴涨300%。能源领域亦不例外,页岩油企在2022年全球能源危机期间通过限制钻井平台数量,在原油产量仅恢复至疫前92%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增长214%。这种人为制造稀缺性的商业策略,本质上是将社会公共危机转化为企业盈利窗口。 漂白的行贿罪——游说机制,为此类操作提供制度保障。美国农业游说集团每年投入逾1.2亿美元影响政策制定,成功推动《家禽养殖许可法案》等法规出台,将家庭养鸡的合规成本提升至年均3000美元以上。相较之下,中国在2020年猪肉价格波动期间,通过中央储备肉投放机制和规模化养殖补贴,三个月内平抑了34%的价格涨幅。这种政府深度介入市场的模式,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控优势,是以国家兜底,保障民生为主。 资本市场对短期利润的极致追求,催生出独特的"股东优先"文化,只对投资者负责,没有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操作就像鸡蛋等食品行业表现为维持高价而非增加供给。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中国粮油企业在政府"保供稳价"政策指导下,2022年将大豆压榨利润率主动控制在3%以下,通过牺牲短期利润保障民生需求。 两种经济逻辑下的企业行为差异,本质上是资本属性与社会责任的不同价值排序。先为利还是先为民。
“如果我们美国人停止购买你们的商品,中国人都会饿死!”一位美国网友在中国驻美大使
【30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