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车圈被一纸调查报告彻底炸醒。三个年轻生命在清明雨夜戛然而止,小米SU7撞上水泥桩的瞬间,116码表盘抖动的画面至今让人脊背发凉。 可谁也没想到,真相大白时竟撕开了整个行业的遮羞布。 当时智驾系统提前2.3秒就嗷嗷报警,听起来时间挺充裕对吧? 但现实中连踩刹车都来不及。更扎心的是,同一条高速上有个驾龄才3年的姑娘,警报刚响半秒就死死攥住方向盘,硬是把车速从116踩到97,最后蹭着护栏捡回条命。这0.3秒的差距,活生生把生死簿划成了两半。 说到事故车,简直让人气到跺脚。为了省那两万块钱没装激光雷达,夜里看水泥桩跟睁眼瞎似的。你猜怎么着?说明书58页角落藏着"不认静止障碍物"的提示,可试驾时销售光顾着秀自动泊车,压根不提这茬。 这不就跟买手机不说充电口是坏的一个德行? 现在车企吹牛真是没边了,广告里动不动就是"解放双手""零接管",搞得小年轻真以为能在高速上刷抖音。实际上那些AEB系统遇到异型障碍物,十次里有六次都刹不住。这就好比给学走路的孩子套个"马拉松冠军"头衔,纯属坑人! 说到这不得不提个吓人数据:去年卖的所谓L2+智能车,七八成低配版都阉割了关键传感器。车企拿着法律规定的"辅助驾驶"当免死金牌,可这些刚拿驾照的年轻人哪懂这些门道啊? 宣传片里丝滑的自动变道看得人心痒痒,谁想到夜里开起来跟半盲人似的。 那位死里逃生的女司机后来跟调查组说,她听见警报声汗毛都竖起来了,完全是本能地抢方向盘。要我说啊,现在的智驾系统就像个刚上幼儿园的娃,你让他自己拿勺子吃饭还行,真要过马路不牵着能行?可某些车企非把学步车包装成智能平衡车,这不是害人是什么!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预警提示音必须得跟导航语音一样响,激光雷达就该像安全气囊那样强制标配。还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广告,敢不敢在屏幕中间打上"这车得自己盯着开"的大字?别整天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接管率排行榜",先把人命当回事吧!
深夜的车圈被一纸调查报告彻底炸醒。三个年轻生命在清明雨夜戛然而止,小米SU7撞上
内岩看娱
2025-04-09 12:17:13
0
阅读:52
鸿蒙NEXT尝鲜用户
装逼一时爽,事故火葬场!当不靠谱厂家生产的不靠谱汽车卖给了不靠谱车主,三不靠谱凑一起时,一切皆有可能!我以前分析过,粗粮汽车的主要用户是以下5类人:杀马特,黄毛,屌丝,街溜子,网红!他(她)们最大的特质就是不靠谱!大家可以看认识的粗粮汽车车主,看看我分析的对不对!(有网友说,这几类人没钱,买不起粗粮汽车!拜托多动点脑子!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是自己的钱买车的!父母或对象有钱就能买!还可以贷款!)大家在路上看到粗粮汽车,一定要躲远一点,可以保命,活的久一点!不要感谢我!我是雷锋!只想着救人一命!
温和
说得很对,现在车企吹牛真是没边了,广告里动不动就是"解放双手""零接管",搞得小年轻真以为能在高速上刷抖音。 说到这不得不提个吓人数据:去年卖的所谓L2+智能车,七八成低配版都阉割了关键传感器。 车企拿着法律规定的"辅助驾驶"当免死金牌,可这些刚拿驾照的年轻人哪懂这些门道啊?
用户10xxx22
傻叉,都什么时候了,还整天发这些狗屁文章,你特么走路没摔过绊子,你想达到什么目的?
alikrj 回复 04-10 18:37
对,发问界去年的车祸没有问题,发小米前几天的车祸的是什么东西。就算是应急管理部也不能就这件事发表任何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