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宁夏固原的2300名师生,徒步往返108里去烈士陵园祭奠先烈。30年来风雨无阻,却被家长质疑是“形式主义”“苦难教育”,看看陵园里发颤的留言本就知道! 在宁夏固原,一场名为"清明祭英烈·缅怀革命先烈"的徒步活动已经持续了30年。每年清明节前夕,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弘文中学的师生们都会踏上这段108里的征程,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先烈。 今年的4月3日凌晨5点,2300多名师生再次集结出发,他们将经过彭阳县城,最终抵达安葬着391位革命烈士的任山河烈士陵园,这段路程预计需要8-9小时,对参与者的体力和意志都是巨大考验。 然而,这项看似艰苦的活动却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一位参与学生分享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这种感悟正是学校希望传递的精神内核。 固原市教育局对此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认为这是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课",让学生们用脚步丈量信仰,用汗水铭记历史,活动全程有公安和医疗人员跟随,确保学生安全,到达陵园后学生们还进行了诗歌朗诵、献花等仪式,进一步加深对先烈的缅怀之情。 然而,这项活动也面临着质疑声音,有家长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和"苦难教育",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对此学校方面回应称,这种亲身体验比单纯课堂讲述更有意义,校长表示:"说得再多不如孩子们亲自去看一看。" 事实上这项活动在1996年曾因家长反对而中断,但后来许多学生主动要求恢复,他们希望用脚步丈量先烈的艰辛,这种由下而上的呼声,正是活动价值的最好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活动不仅限于学校学生,还吸引了全区各地约1600余人自发参加,这种自发性充分说明了活动的感召力,与其他学校组织的春游等活动相比,这种徒步祭奠活动更有意义且成本更低。 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有学生写道:"站在烈士墓前,我终于读懂了牺牲的意义,明白了责任的重量,"这些真挚的话语,正是活动最好的成果展示。 然而,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创新活动形式,比如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在徒步过程中加入AR技术,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或者组织学生在线上平台直播徒步过程,扩大活动影响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可以考虑根据学生年龄和体质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路线,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活动的意义。 总的来说,"清明祭英烈"徒步活动是一种独特而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它让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触摸的记忆,尽管存在争议,但只要我们不断完善和创新,这种教育形式就能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信源:上游新闻(宁夏固原2000多名师生徒步往返54公里祭奠英烈,评论区网友刷屏点赞,“这才是中国新青年该有的教育!”)
4月3日,宁夏固原的2300名师生,徒步往返108里去烈士陵园祭奠先烈。30年来
戴梦维苏苏
2025-04-09 15:00:29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