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房间里充满了用过的卫生纸,她在遗嘱中却写明:“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 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一间普通的公寓里,一位华人女性被发现已经去世多日。房间里弥漫着异味,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周围散落着许多用过的卫生纸。这位女性正是曾经在中国文坛光芒四射的张爱玲。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位才女的遗体竟然在去世一周后才被人发现,而在她留下的遗嘱中,还特别注明:"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 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她的文学天赋早在童年时期就已显露,7岁开始写作,12岁就发表了作品,这样的早慧令人惊叹。 然而,在她璀璨才华背后,却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父母的离异给年幼的她带来了深重的伤痛。在父母协议离婚后,她跟随父亲生活,而母亲则选择了出国。 她与继母的关系紧张,一次激烈的冲突后,竟被自己的父亲关禁闭长达半年之久。最终,她逃离了父亲的控制,投奔母亲,却发现与母亲的关系同样疏远冷漠。 尽管家庭不幸,张爱玲的文学才华却如同黑暗中的明灯,愈发耀眼。她的代表作《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文笔赢得了广泛赞誉,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之一。 1944年,24岁的张爱玲遇见了38岁的胡兰成,这段感情成为她一生中最具争议的篇章。胡兰成是著名的汉奸,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出任伪政府要职。然而,情场新手的张爱玲很快陷入了这段感情,同年八月,两人结为夫妻。 婚后的生活却远非她所想象的幸福。婚后仅仅五个月,胡兰成就出轨了年仅17岁的护士周训德并使其怀孕,甚至与周训德结婚,形成了重婚关系。1945年,日本投降后,胡兰成为躲避追捕而四处逃窜,期间又与范美秀结婚。面对这样的背叛,张爱玲最终选择了离开,却仍给予胡兰成一笔30万的稿费。 这段婚姻给张爱玲带来的不仅是情感上的伤害,更是社会身份的标签。"汉奸婆"的称号如影随形,成为她难以摆脱的枷锁,也成为她后来与导演桑弧感情无法继续的主要原因。她最终选择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开始新的生活。 背负"汉奸婆"标签的张爱玲,在国内的处境日益艰难。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她选择远赴美国,以难民身份开始了异国他乡的生活。虽然落地就获得了绿卡,但文化的隔阂与语言的障碍,使这位在中国文坛备受瞩目的才女在美国文学界举步维艰。 据资料记载,张爱玲在美国仅出版了一本小说,远远无法与她在中国时的辉煌相比。美国出版界对这位来自东方的作家态度冷淡,评价也远不如她在中国时那般热烈。这种创作上的受挫使她陷入自我怀疑,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写作。 1956年,张爱玲在一次酒会上认识了比她年长近30岁的美国剧作家赖雅。当时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相知相惜,两个同样在创作道路上挣扎的灵魂找到了彼此。赖雅虽然是哈佛大学的硕士,曾有过不错的工作,但为了追求文学梦想放弃了稳定职业,却并未取得成功,生活潦倒。 不久后,张爱玲怀了赖雅的孩子。然而,考虑到双方的经济状况和赖雅的年龄,他们决定不要这个孩子。赖雅向张爱玲求婚,但条件是她必须堕胎。尽管内心可能充满矛盾,张爱玲还是选择了接受这个条件,同年八月,两人结为夫妻。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仅仅两个月后,赖雅就中风卧床,在随后的十一年里,张爱玲不离不弃地照顾着丈夫。婚姻期间,家庭的经济重担几乎全部落在张爱玲肩上,而她在美国微薄的稿费收入使生活十分拮据。尽管如此,张爱玲依然任劳任怨地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赖雅,直到他离世。 赖雅去世后,张爱玲的生活更加孤独。她几乎没有社交活动,与外界的联系主要通过与少数几位友人的通信维持。这些通信中,她偶尔会透露出对私人空间被侵犯的恐惧,以及对外界窥探的抵触。有传言称,一些狂热的粉丝曾翻阅她的垃圾桶,试图获取她的个人信息,这或许是她频繁搬家的原因之一。 张爱玲的搬家次数据说高达180次,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背后,反映的或许是她对隐私的执着保护和对亲密关系的恐惧。也有一种说法是,她的皮肤异常敏感,加上心理因素的作用,总觉得自己被跳蚤包围,不得不不断更换住所。 根据她的遗嘱,她留下的2.8万美元存款全部给了生前的好友宋淇夫妇。按照她的意愿,林式同将她的骨灰撒入太平洋。
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
爱吃凉拌菜
2025-04-09 16:24:00
0
阅读:926
杨熙云
名人背后的真相——心酸的活给人看
用户10xxx64
75岁去世,还死得像被人沾污了一样,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