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4年为例,我们对外150个国家或者地区常年都是贸易顺差为主。我们不怕和老美1V1,怕的是主要贸易伙伴全部抱团整我们。另外,还有我们沉睡已久的房地产可以考虑适度重启,这样就可以稳稳的拉动经济。我想重启房地产的内循环经济模式也就是我们最后的底牌。而且房地产是我们最大,也是最稳的经济引擎。不论怎么说,优势在我,牛市很可能就在今天重启! 1. 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柱: 房地产行业直接贡献中国GDP的9.73%(2023年数据),若算上上下游产业链(建筑、建材、家电等),综合拉动效应超过25%。这一数据远超许多新兴产业,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 2. 7000万人的就业保障: 房地产直接创造7072万个岗位(开发、建筑、物业、中介等),间接带动钢铁、装修、家居等行业超8000万人就业。行业低迷已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重启房地产才能避免就业市场“硬着陆”。 3. 地方财政的输血泵: 202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4.87万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3.6%。江苏、浙江等省份土地收入超7000亿元,若持续下滑,将直接冲击基建、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 4. 金融系统的稳定器: 房企债务违约率超70%(2023年数据),银行坏账风险高企。房地产复苏可降低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风险,保障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避免系统性危机。 5. 消费市场的催化剂: 房价下跌导致家庭财富缩水,2022-2023年住户存款暴增35万亿元。重启房地产可激活“买房-装修-购车”消费链条,释放万亿级内需潜力。 6. 政策松绑的窗口期: 香港取消“辣招”后房市交易量反弹,证明政策调整立竿见影。当前全面取消限购、优化贷款政策,既能释放刚需,又可避免投机,让房地产回归“住”的本质。 结语:房地产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经济循环的枢纽。合理激活这一引擎,能打通产业链、稳住就业、提振信心。坐等我们再次拿出这个神器的时候。
以2024年为例,我们对外150个国家或者地区常年都是贸易顺差为主。我们不怕和老
商业说百道
2025-04-09 16:33:0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