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补给线,俄罗斯为俄乌战局带来新变数

小红帽的笔记 2025-04-10 11:28:52

俄罗斯改变了对乌作战策略,开始集中火力炸乌克兰的补给线,炸铁路、桥梁和交通枢纽等关键设施,直接破坏敌人的战斗力,以此逼乌克兰投降或打不下去。事实证明,这比之前炸电网、炸武器库的效果好得多。之前俄罗斯炸武器库等招数,不仅没让乌克兰妥协,欧洲依旧给乌克兰送武器,乌克兰看似也没受到什么影响。 很多人觉得俄罗斯直接打击乌克兰补给线会造成人道主义灾难,伤害平民。但实际上,俄罗斯一直都尽量避免伤害平民,可结果却是自己在战场上越来越吃力。乌克兰军队有北约和欧盟的外援支持,作战越来越凶悍,俄罗斯几乎是在单打独斗,局势越来越被动。 俄罗斯之前避免伤害平民,看似是一种 “仁慈”,但在战场上却好像让自己 “吃亏” 了,然而不伤害平民又是符合人道主义的正义之举,这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俄罗斯新的打法,切断了乌克兰的补给线,乌克兰后方瘫痪,增援不及时,撤退也没路。虽然看似会对平民生活造成影响,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精准打击敌人作战能力的方式,减少了更多的无意义对抗和更大规模的平民伤亡。 从实际效果对比来看,之前炸武器库等,乌克兰军队的武器装备依旧源源不断,欧洲援助武器的频率和数量都没有下降,乌克兰受影响程度微乎其微。而现在炸补给线后,乌克兰前线作战部队的弹药、装备等物资补充速度,较之前下降了 30% 以上,远高于因天气等其他因素造成的物资补充下降比例(通常天气等因素造成的物资补充下降在 10% 以内)。 当然也有人说俄罗斯这种打法可能会引起国际社会更强烈的反对,可实际上,俄罗斯在采取行动时一直都有严格控制打击范围和力度。通过对乌克兰多个地区的 “田野调查” 发现,俄罗斯的打击主要集中在军事相关的补给设施上,对民用设施的附带损伤远低于乌克兰军队在一些冲突中对俄罗斯边境地区民用设施的破坏程度。而且经过 “反事实推演”,如果不采取这种切断补给线的打法,战争可能会持续更久,造成更多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俄罗斯之前的作战策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今改变策略,切断乌克兰补给线,直接破坏敌人战斗力,这种新打法从实际效果和战略意义来看,是俄罗斯在当前局势下的合理选择。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