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全世界打关税战的时候,普京悄悄行动,乌克兰还不够,下一个目标是巴尔干半岛? 近日,英国一位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说,普京很可能会趁美国加征关税之际,染指巴尔干半岛。 其实这话有些夸大其词,但仔细想想,这件事也不是不能理解。 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这些时间,确实给了普京不少战略操作的空间。普京确实在巴尔干地区悄悄巩固了自己的影响力,这背后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的原因。 先从历史上看,巴尔干半岛一直是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东正教文化纽带、沙俄时期的地缘野心,以及苏联时代的军事存在,让俄罗斯对这片「欧洲火药桶」始终保持高度关注。 比如塞尔维亚,这个东正教国家至今与俄罗斯保持着特殊关系,连军队装备都清一色是俄制武器。 在几年前,俄罗斯还通过「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项目,把触手伸进了巴尔干。 2021 年 1 月,这条管道正式向塞尔维亚和波黑供气,直接绕过了乌克兰和波兰等传统过境国,不仅降低了运输风险,还通过能源绑定加深了与当地的政治联系。 不过,俄罗斯在巴尔干的行动更像是「防守反击」,而非主动扩张。北约东扩到黑山(2017 年)和北马其顿(2020 年)后,俄罗斯不得不加强在该地区的存在感。 比如 2021 年 4 月,普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话时,特别强调要维护波黑的《代顿和平协议》,防止亲西方势力打破当地的民族平衡。这种干预更多是为了阻止北约进一步渗透,而非直接吞并领土。 但要说俄罗斯把巴尔干当成「下一个乌克兰」,那就错了。乌克兰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区,涉及国家安全和历史认同,而巴尔干对俄罗斯来说更多是战略缓冲地带。 普京很清楚,直接军事干预巴尔干会引发北约强烈反应,毕竟这里已经有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北约成员国。所以,俄罗斯更倾向于通过能源合作、军事演习和政治游说,维持一种「可控的影响力」,而不是像在乌克兰那样直接出兵。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的介入。2017 年后,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巴尔干搞基建,比如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这些项目客观上分散了西方对俄罗斯的注意力。 俄罗斯则乐得搭便车,利用中资项目带来的经济红利,巩固自己在当地的存在。例如,中国能建在塞尔维亚承建的光伏项目,就得到了俄罗斯能源企业的技术支持,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合作关系。 总结来看,特朗普打关税战期间,普京确实在巴尔干加大了战略投入,但这更多是出于防御性目的,而非主动扩张。 巴尔干的复杂性远超乌克兰,其民族、宗教矛盾交织的情况,让俄罗斯更愿意扮演「平衡者」而非「征服者」。
特朗普和全世界打关税战的时候,普京悄悄行动,乌克兰还不够,下一个目标是巴尔干半岛
承载盘点
2025-04-10 13:06:30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