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35年,刘文辉一家在西康省,拍摄的一张罕见老照片,镜头中的人是他的妻子杨

熹然说历史 2025-04-10 19:23:25

这是1935年,刘文辉一家在西康省,拍摄的一张罕见老照片,镜头中的人是他的妻子杨蕴光,以及自己的三个孩子,从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个时候的服装也在逐渐向现代的服装穿搭风格转变,几个孩子们的这身行头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 1935年的那张照片,定格了刘文辉一家在西康省的温馨时刻。镜头中的杨蕴光和三个孩子衣着讲究,看似平静祥和。然而就在这张照片背后,却是一段硝烟弥漫的动荡岁月,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军事行动正在上演。 刘文辉,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川军军阀,此时已经历经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从1921年脱离陈洪范部成为第一混成旅旅长开始,刘文辉一步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通过与侄子刘湘的"二刘合作",他曾一度控制了四川七十多个县,拥有十几万兵力,成为一方霸主。然而好景不长,1932年爆发的"二刘之战"中,他遭遇惨败,不得不退往西康,兵力锐减至原来的十分之一。 西康,这片多由少数民族聚居的贫瘠苦寒之地,成了刘文辉的最后refuge。从四川军阀到西康实权人物,这种转变对于野心勃勃的刘文辉来说无疑是一种落魄。就在这照片拍摄的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西康,奉蒋介石命令阻击红军的刘文辉迎来了一场严峻考验。 大渡河,这道天险本应成为阻挡红军的天然屏障。刘文辉奉命布防金沙江和大渡河,企图将红军阻隔于此。但由于兵力薄弱,他的防御在红军面前形同虚设。就在这张家庭照拍摄的日子里,一场惊心动魄的强渡大渡河战役正在上演。 5月24日晚,红军先遣队在安顺场积极做着渡河准备。组织部长萧华带领红一团的群工干部在安顺场里外宣传动员,成功争取到77名船工的支持。25日清晨,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挑选了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每人配备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手枪和五至六个手榴弹。 在刘伯承、聂荣臻的亲自指挥下,强渡大渡河战斗正式打响。红军炮兵的两发炮弹准确命中敌人碉堡,配合16挺机枪的火力掩护,为两批勇士的渡河提供了有力支援。最终,这17名红军勇士成功占领了北岸渡口,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反扑,并乘胜追击,向东面的敌团部发起猛攻,使敌人溃不成军。 这场战役打得"双枪将"头也不回地向北山后边逃窜,彻底打乱了刘文辉部署的防线。接下来的七天里,红军共渡过4个团的兵力,牵制了川军95%以上的兵力,为左路纵队飞夺泸定桥创造了条件。 这张1935年的老照片中,杨蕴光夫人和三个孩子的着装颇为讲究。孩子们身着融合了西式元素的现代服饰,既反映了那个时代上流家庭的衣着品味,也见证了中国服饰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进程。照片中的服装风格已经开始脱离旧式的长袍马褂,采用了更为简洁大方的剪裁和设计,这正是民国时期城市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服饰现代化的缩影。 然而,这张显示家庭温馨的照片背后,刘文辉的政治生涯正在经历重大转折。大渡河战役的失利只是开始,随后的几年里,他的处境愈发微妙。1939年1月1日,蒋介石正式任命刘文辉为西康省主席,看似是一种提升,实则是一种控制。蒋介石在西昌设立了西昌行辕,任张笃伦为主任,目的就是监视刘文辉的一举一动。对此,刘文辉也不甘示弱,立即在西昌设立了西康省宁属屯垦委员会,自兼委员长,与之相对抗。 抗战中期,随着蒋介石对四川控制的加强,刘文辉深感处境岌岌可危。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多方援助,他开始与国内最大的反蒋力量——中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势力建立联系。1941年皖南事变后,刘文辉在成都与进步文化人士李相符、杨伯恺等人建立联系,资助他们办报刊,并成立了秘密政治团体"唯民社",由刘文辉任社长出经费,实际领导人则是中共党员。 1942年2月,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悄然发生——刘文辉在重庆与周恩来秘密会晤。同年6月,中共中央派王少春在雅安设立秘密电台,直接与延安通报。这个电台在刘文辉的掩护下,一直工作到雅安解放。1944年冬,刘文辉更进一步,正式加入民盟,成为一名秘密盟员。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试图安抚刘文辉,加委他为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然而,淮海战役后,国民党败局已定,刘文辉联合邓锡侯、潘文华等人,利用四川省参议会及其他地方势力,反对为蒋介石效力的四川省主席王陵基,为蒋介石在四川的反共部署制造了不少困难。 1949年八九月间,周恩来给刘文辉发电报说:"大军行将西征,希望积极准备,相机配合"。同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逃到成都。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通电起义。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于次日晨逃离成都飞往台湾。 建国后,那个曾经的四川军阀刘文辉获得了新生,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业部部长等职,成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常委。1976年6月24日,他因癌症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