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局内有地下党!”军统头子戴笠闻讯震怒,刚要下令缉拿“内鬼”,但看到名字后,

何以为知吖 2025-04-11 14:53:22

“军统局内有地下党!”军统头子戴笠闻讯震怒,刚要下令缉拿“内鬼”,但看到名字后,却忍不住“扑哧”一笑,甩了句:“这不可能!” 李时雨的革命生涯始于1931年6月,那时他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大片东北国土沦陷,党组织随即派遣李时雨打入东北军执行潜伏任务。 在东北军中,李时雨遇到了老乡兼好友张学孟,当时担任张学良部警卫室主任。经由张学孟的安排,李时雨进入警卫室担任办事员,后又调任西安"剿总"参谋。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为保护李时雨的安全,党组织再次将他调往华北地区。随后,李时雨以天津高等法院书记长的身份继续开展地下工作。 在天津期间,李时雨接到两个艰巨的任务:一是搞到一部完整的电台并送往北平,二是营救被关押的党员冯骥。面对日军严密监控的困境,李时雨采取了巧妙的策略。 为完成电台任务,他选择分批购买零件后自行组装。通过反复研究相关书籍,他详细记录了所需零件的种类和数量,然后多次前往外国人开设的电器商行购买。 运送零件时,李时雨借到了高院院长的汽车,准备了两只相同的木箱。第一只装着缝纫机,第二只藏着电台零件。他巧妙利用日军检查站换岗的时机完成掉包,成功将零件送往北平。 营救冯骥的任务同样危机重重。李时雨利用书记长的职务便利,设法将与冯骥有关的案卷转移。他还通过与主审法官私下沟通,以案卷丢失为由为冯骥开脱,最终使其获释。 1940年,面对汪伪政权在南京成立的新形势,党组织决定派李时雨打入敌人内部。凭借过人的能力,他很快获得了汪伪要员陈公博的重用,被任命为上海保安司令部秘书处长。 两年后,李时雨再次升任保安司令部军法处长兼汪伪清乡委员会第四处处长,获授少将军衔。他利用职务之便,及时获取了1943年春季"清乡"计划的情报,使新四军得以提前部署,成功挫败了日军和汪伪政府的阴谋。 1943年4月,在党中央的部署下,李时雨参与建立了上海情报中转站。直到抗战胜利,这个情报站持续为党的抗日斗争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成为江南地区反击敌人的重要力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这场胜利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党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李时雨继续执行一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打入军统内部。 在上海接收工作如火如荼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出现了。军统上海站的二站站长余祥琴主动找到李时雨,表示愿意将他及其部下收编到军统。 为了打消余祥琴的疑虑,军统方面为李时雨量身定制了一个完美的身份:他被认定为军统安插在汪伪政府内部的特工,曾经在陈公博身边执行秘密任务。党组织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立即同意了这个计划。 1945年9月24日,军统局在上海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军统局长戴笠亲自主持这场"上海办事处纪念周会",会议现场气氛庄重。 在会议进行时,戴笠突然开口询问李时雨的所在。当李时雨站起来报到时,戴笠当场对其在抗战期间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次会面之后,李时雨迅速在军统系统站稳脚跟。他被任命为军统上海站二站社会组上校组长,开始了一段新的潜伏生涯。 在军统工作期间,李时雨充分发挥了在汪伪政府积累的经验。他密切关注军统内部的重要动向,将接触到的机密情报及时传递给党组织。 与此同时,余祥琴对李时雨也表现出极大的信任。在余祥琴的推荐下,李时雨多次参与军统的重要行动和会议,这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核心机密。 然而,一些人开始对李时雨的身份产生怀疑。但每当调查涉及到李时雨时,都会因为戴笠的介入而不了了之。 戴笠对李时雨的信任和支持,成为他在军统系统立足的重要保障。 1945年底,军统上海站军法处处长沈维翰在审讯一名汉奸时,获悉了李时雨的真实身份。 沈维翰立即向戴笠发出密电,请求逮捕李时雨。然而,戴笠只用了简单的六个字就回绝了这个请求:"不可能,不同意。" 这个决定暂时保护了李时雨的安全,但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1946年3月17日,戴笠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不幸遇难,李时雨失去了最重要的保护伞。 失去戴笠的庇护后,沈维翰再次展开行动。1946年11月,在沈维翰的授意下,军统特务将李时雨逮捕,关押在上海的军统看守处。 在关押期间,李时雨遭受了严酷的审讯和折磨。面对特务的严刑拷问,他始终保持沉默,没有透露任何关于组织的信息。 由于缺乏确凿证据,加上余祥琴等人的周旋,李时雨最终获得保释。 重获自由后,李时雨以申汇企业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继续工作。但仅仅两个月后,国民党特务再次对他展开监视,党组织不得不安排他撤离。 新中国成立后,李时雨继续在国家情报系统工作。他在中共中央社会部情报总署和军委联络部担任重要职务,直到1982年离休。 1999年12月28日,李时雨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0 阅读:306

评论列表

大音至希

大音至希

1
2025-04-11 15:57

[赞][赞][赞]

猜你喜欢

何以为知吖

何以为知吖

温度,新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