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伦敦街头,22岁的张幼仪攥着孕检单,丈夫徐志摩却递来离婚协议。她望着眼前这个曾写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唯一灵魂伴侣“的男人,突然发现他连灵魂都是割裂的。 八年前张家大院红烛摇曳,16岁的新娘带着整船嫁妆出嫁。徐志摩捏着新娘裹过的小脚冷笑:“乡下土包子。“可他不知道,这个被他嫌弃的姑娘,箱笼里藏着整套《饮冰室文集》。 新婚后徐志摩总爱在书房高谈阔论,张幼仪端着茶盏站在门外偷听。当他说要出国留学时,她默默用三年时间读完了中学课本。公婆抱着长孙笑得合不拢嘴那天,徐志摩却对着襁褓皱眉:“怎么这么吵?“ 伦敦寓所的窗帘永远拉着,徐志摩不让妻子见朋友。直到某天张幼仪发现书桌上未写完的情诗,抬头署名处赫然写着“致徽因“。她这才知道,丈夫每周三雷打不动的“读书会“,原来是去康河畔给16岁少女念十四行诗。 签字离婚时墨迹未干,徐志摩已迫不及待要去参加林小姐的沙龙。张幼仪抱着刚满月的次子轻声说:“林小姐现在也是16岁,可世上再不会有第二个16岁就嫁你的傻子。“三十年后她成为上海滩女银行家,而那个追寻灵魂伴侣的男人,最终化作济南上空一团燃烧的火焰。 现在刷到徐志摩的情诗总让人膈应,就像看见用过期支票写的情书。倒是张幼仪晚年那句话值得细品:“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不是他把我摔醒,我永远都是缠足妇人。“原来真正的灵魂伴侣,从来不需要在茫茫人海寻找。
1921年伦敦街头,22岁的张幼仪攥着孕检单,丈夫徐志摩却递来离婚协议。她望着眼
夜白看娱乐
2025-04-10 22:24:33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