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衰老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妥协” 与90岁的大舅通电话。 我问:吃午饭了吗?是不是该午休了? 大舅说:刚刚与你舅妈从养老院演出回来,还没有吃饭呢。 大舅与一些老年人组织的乐队每周都去养老院义务演出,大舅可以弹电子琴,可以拉二胡,是乐队的总指挥。他说,现有听力还很好,谁的音不准,我一下就能找出来。 娘的听力也非常好,一直说话声音不大,只可惜生命的最后一年双目失明了,庆幸那时已经失智,否则该有多痛苦。 我问大舅:身体如何? 大舅说:医生说,有些毛病,但是这些毛病如果放在90岁的身体就不算毛病。 与大舅聊天中能够感受到,因为娘生命的最后阶段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给他造成的心理紧张。大舅说,眼前做的事,做过就忘记了,常常找不到东西。我告诉大舅,记忆力不好,不一定就是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这个症状与前面医生说的一样,如果放在90岁的身体就不算毛病。 于家是一个长寿家族,大舅90岁还能指挥乐队,还能骑电动车,还能穿着牛仔裤挎着单反相机四处拍照。 二舅80岁了还在学习弹钢琴,并且越弹越好。老舅70多岁了,每天走路运动,坚持读书,虽然一个人独居,但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家里永远干干净净。 我告诉大舅,与90岁的同龄人比,您的状态已经是相当好了。不要与自己的过去比,不要与比自己年轻的人比。大舅说,真是这样的,他周围的同龄人,还真不如自己。 记得娘的记忆力减退后一直深陷极度的痛苦之中,我这个从来不用电话号码本,素有“金脑子”之称的人,怎么如今竟也记不住事了呢?接纳自身的衰老,与所有的不适和谐共处,或许并非一桩易事。然而,我们却又不得不接受这一切。 接纳衰老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妥协”,而是一场与自我、与时光的深度和解。与身体不适的共处,也可以是一种温柔的对话:接受关节的钝痛,是在聆听曾经奔跑的记忆;允许精力的衰退,是给心灵留出更多沉淀的空间。这不是向衰老投降,而是学会像对待一位相伴多年的老友那样,接纳它的老态与疲惫,却依然珍惜它承载过的所有欢喜与勇气。
接纳衰老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妥协” 与90岁的大舅通电话。 我问:吃午饭了吗?
大连酸杨欢
2025-04-11 07:10: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