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3岁高龄的齐白石闹着再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人,他勃然大怒:“44岁这太老了,我要年轻的!” 1957年,李可染去看望齐白石,临走前齐白石却神秘兮兮的说“我有一样东西给你,”随后他小心翼翼的打开柜子,从里面取出了一盒印泥“这是最好的西洋红印泥,你拿去吧。” 李可染看后大惑不解,急忙推拒说“这么好的印泥我不能收,老师您留着用。”齐白石却轻微的摇头道“有一天老师不在了,你用这印泥时还会想起老师,所以你一定要拿去。” 自1926年花2000银元买下北京跨车胡同15号院,再到1957年去世,30多年的光阴,他一直是在这一处院落中度过。 从曾经的木匠,再到著名的画家,这样的齐白石起初在北京画坛是格格不入的,在1927年时从巴黎归国的林风眠执掌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后,便盛情邀请齐白石担任艺专的教习。 齐白石谦虚的推拒说“我是个乡巴佬出身,到洋学堂去当教习,是不容易搞好的,”但最后在林风眠的盛情邀请下,齐白石还是应允了。 体现在齐白石身上的并非只是他画技的卓越,他的节俭,他为人的风骨,也体现在他的爱国精神。 某次,宣铁吾生日,盛情宴请齐白石赴宴作画时,齐白石便直接泼墨挥毫,画了一只水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最后不顾众人扬长而去,原本喜形于色的宣铁吾脸色瞬间转青。 然而这便是齐白石,不好结交权贵,自有一番风骨的齐白石,某次因为汉奸来向齐白石求画,齐老人就专门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几尽讽刺,几近鄙夷。 北平沦陷后,齐白石索幸直接闭门不出,门口上更是明晃晃的贴上告示。“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这便是白石老人的爱国精神,其刚正耿直之为人,其身为画家之坚守,可见一斑。 在1957年,白石老人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晚年,白石老人每日的生活便是画画,自早饭之后便准备好纸笔了。那日李可染去看望白石老人。 白石老人却拿出西洋红印泥赠给了对方。此印泥是老人珍爱之物,于一向节俭的白石老人而言,则更显昂贵,而白石老人却将它留给了李子柒。 李可染不收,白石老人便说“某天老师不在了,你用这方印泥时还会想起老师。”话轻飘飘的,可落到李子柒心中却沉甸甸的。 1957年,原本93岁高龄的齐白石是要迎娶22岁女护士的,然而就在亲人们紧锣密鼓的准备喜事时,红布还是变成了白布,喜事终究还是变成了丧事。 白石老人还是在9月16日去世了。 参考资料: 《白石老人自述》
1957年,93岁高龄的齐白石闹着再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人,他勃然大
笑对的风雨
2025-04-11 10:18:01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