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敢借,一个敢给,1995年,在安徽芜湖,穷表弟向富表哥借了250万,表哥毫不犹豫就拿出钱来,结果到了2022年,表哥因持有表弟公司的股份成为广州首富,而表弟早已成为中国首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5年的深圳,改革的大潮正席卷南国,一笔250万元的借款在当时看似冒险,却悄然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安徽芜湖的穷表弟王传福,怀揣创业梦想向表哥吕向阳开口,吕向阳毫不犹豫地拿出巨款支持。 谁能想到,这份基于亲情与信任的投资,27年后竟成就了一段商业传奇:王传福成为中国首富,吕向阳荣登广州首富,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场财富的奇迹,更是一曲关于信任、勇气与情义的赞歌,映射出中国民营企业崛起的时代光芒。 王传福的童年充满了磨难,1966年,他出生于安徽芜湖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中八个孩子,生活本就拮据,1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在两年后撒手人寰。 年幼的王传福几乎失去了一切,幸而有哥哥王传方和嫂子张秀菊的支撑,哥哥辍学打工,嫂子四处借钱,只为供他读书,面对亲人的牺牲,王传福将感恩深埋心底,发誓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他刻苦学习,1983年考入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成为一名科研人员,26岁时,他被提拔为研究所副主任,前途看似一片光明。 然而1993年一次去深圳的机会,让他看到电池行业的巨大潜力,深圳的蓬勃生机点燃了他的创业梦想,1995年,他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南下追寻自己的志向。 创业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王传福深知镍电池市场的空白,但他手中只有技术和想法,启动资金却无着落,他走遍投资机构,拿着精心准备的计划书,却频频碰壁。 投资人认为他的项目规模小、回报慢,风险太大,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他想到了表哥吕向阳,吕向阳比王传福年长几岁,人生轨迹却截然不同。 他16岁进入银行系统,凭借敏锐的嗅觉和踏实的作风,30岁时已成为副行长,手握广泛的人脉与资源,然而他不甘于体制内的安稳,1991年辞职下海,投身房地产。 短短几年便在广州站稳脚跟,积累了可观的财富,1995年,当王传福带着忐忑登门拜访,吕向阳没有过多询问项目细节,甚至连计划书都未细看,便爽快地拿出250万元,这笔钱不仅解决了王传福的燃眉之急,更成为比亚迪起飞的起点。 有了资金支持,王传福全身心投入到比亚迪的创建中,当时,电池行业被日本企业垄断,自动化生产线动辄数千万,他却另辟蹊径,采用“人+夹具”的半手工生产模式,仅用日本1/15的成本实现了镍电池量产。 这一创新让比亚迪在价格战中脱颖而出,迅速赢得市场,1997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亿元,三年后夺得全球电池市场40%的份额。 进入21世纪,随着手机行业的爆发,王传福果断转向锂电池研发,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比亚迪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 2003年,他又做出大胆决定,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面对质疑,他埋头研发,刀片电池、DM-i混动系统等核心技术相继问世。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百万辆,成为全球行业翘楚,王传福的每一步都踩准了时代的节拍,将一个小作坊变成了世界级企业。 吕向阳的支持不仅体现在当年的250万元,作为比亚迪的第二大股东,他见证了公司的每一次飞跃,2022年,他持有的比亚迪股份市值超过1300亿元,个人财富登顶广州首富。 与此同时,王传福以更大的成就荣膺中国首富,他们的成功远不止财富的积累,更在于亲情与信任的坚守,吕向阳从未因巨额回报而居功,他始终认为,投资王传福是他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而王传福也没有忘记创业路上的恩情,他将哥哥王传方接到公司担任要职,为兄嫂购置房产,与家人比邻而居,共享天伦,他对吕向阳的感激同样深厚,表兄弟间的合作始终建立在坦诚与尊重之上,堪称商界的佳话。 王传福与吕向阳的故事,是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的一抹亮色,他们用行动证明,信任可以超越风险,创新能够打破桎梏,1995年的那场借款,不仅是亲情的见证,更是两人胆识与眼光的结晶。 王传福抓住了时代机遇,将技术转化为市场优势;吕向阳则以伯乐之姿,成就了创业者的梦想,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彼此的支持,也离不开对情义的珍视。 在功利至上的商业世界中,他们用诚信与感恩书写了不同的篇章,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财富固然重要,但真正让人站上巅峰的,是敢借敢给的勇气、迎难而上的智慧,以及永不背弃的初心。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西部文明播报——《他,父母双亡,嫂子当掉嫁妆供他上学,现身家千亿,哥嫂住他对门》
安徽一女子,在网上认识了大她7岁的男子,很快被男子的成熟稳重吸引,不料,当她提出
【3评论】【3点赞】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确实是笔巨款,苟富贵勿相忘,
用户10xxx56
全球也只有这一对老表成功了吧?更多没有成功的都反目成仇了!
有来有去
1995年还流行万元户的时候他家就有250万。那时候投资啥都赚。什么股市工厂医药投哪哪赚钱
梦想 回复 04-13 14:08
2000年的时候我们县买一套房子才2万块钱甚至还不到,现在50万还买不到
用户52xxx21 回复 04-13 14:00
95年的房地产有250万不奇怪吧。我是不了解那时候的房地产,但就我们镇90年代那时候的服装大厂几千万的老板是有一些,虽然那几个老板都是以前偷渡到香港然后回家乡投资的。
用户11xxx91
在银行工作,能拿出250万入股,这钱的合法性?
阿飞 回复 04-13 13:26
眼瞎?还是仇富?
用户10xxx36 回复 04-13 14:18
你眼瞎呀!
老牛
有梦想,有技术,有亲情,看得清,敢想敢拼敢开发,成功是必然的。
寒风吹来
待人真诚,有福报
用户14xxx00
编吧
月落溪前星满天 回复 04-13 11:03
故事细节不清楚,但王传福发家前的两个事迹广为流传,一个是他父母不在后,是他嫂子顶着穷苦借钱供他念的大学,一个就是借他表哥的钱创业。
我想我是海 回复 月落溪前星满天 04-13 13:01
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双杰称雄
1995年250万?恐怖啊,跟现在借几个亿一样。
21炫坤 回复 04-13 14:09
现在那笔钱值1200亿,你说厉害不!
北方勇敢的心
有好亲戚助力是如虎添翼,可惜我家老俵是有借难还,经济方面不敢再打交道
七秒记忆
95年能有250万已经是巨富
用户10xxx70
如果他不是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表哥肯定不会借这么多钱给他创业
海阔天空 回复 04-13 14:00
我觉得你理解错了,主要是他做过行长,而且下海后自身经商也赚到了钱,他不是一分钱都没有才去借的250万。
用户95xxx16
你在说迷话吧
春华秋实
那年头这笔资金在我们青岛能买十套房子!绝对是巨款,月工资才三百多元!我上高中的生活费一个月才一百二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