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一名无手无脚年轻女子毕业被分配到小学当老师,校领导怕拖后腿,家长更是议论纷纷!“她缺手缺脚怎么上课?”然而,女子却把班级倒数反转到第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8年,四川泸州合江县的一所乡村小学迎来了新老师杜宣梅,她23岁,大学刚毕业,怀揣着对教育的热情踏进教室,然而她的到来却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杜宣梅没有双手双脚,依靠假肢站立,用残肢完成日常动作,校领导私下担忧她的身体状况是否会影响教学。 家长们更是议论纷纷,质疑一个“缺手缺脚”的老师如何能胜任工作,教好他们的孩子,面对这些怀疑的目光,杜宣梅没有退缩,她决心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刚开始的日子并不容易,第一次走进教室,杜宣梅感受到学生们好奇又陌生的眼神,她深吸一口气,用残肢夹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动作虽不似常人流畅,但每一个字都工整有力,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教室里一片安静,那一刻,杜宣梅知道,她必须用实力赢得信任。 她没有双手,却用残肢灵活地翻阅教材;没有双脚,却靠假肢在教室里来回走动,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批改作业时,她用胶带将尺子固定在手臂上,一页页认真检查,尽管耗时比别人多,她从不敷衍。 家长们的质疑并未因她的努力而立刻消散,有人担心她无法管住调皮的孩子,有人怀疑她能否完成教学任务,杜宣梅明白,光靠热情不够,她需要让学生和家长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于是,她全身心投入教学,她仔细研究教材,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用幽默的语言和清晰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她教授英语时,不仅注重单词和语法的掌握,还通过小故事和游戏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语言,课后,她主动找基础薄弱的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耐心地单独辅导。 渐渐地,孩子们被杜宣梅的真诚和坚持打动,那些曾经捣蛋的学生开始认真听讲,主动帮她擦黑板、整理作业本,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孩子们不再只把她当作老师,更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杜宣梅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冬天,她会提前准备热水,让孩子们暖手;有学生情绪低落,她会耐心倾听,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她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时间一天天过去,杜宣梅的努力开始显现成效,她接手的班级原本在年级里排名垫底,但不到一年,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英语测试中,班级的平均分从倒数跃升到前列。 孩子们不仅成绩进步,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曾经懒散的学生变得勤奋,回家后主动完成作业,甚至帮父母做家务,家长们逐渐改变了看法。 他们开始在家长会上夸赞杜老师,感激她对孩子们的付出,曾经的质疑变成了尊重,有人甚至感叹:“杜老师这样都能教得这么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信任她?” 到了2012年,杜宣梅面临调往县城小学的机会,消息传开,家长们却坐不住了,他们找到学校,红着眼眶请求她留下,“杜老师,你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一位家长拉着她的手,声音哽咽,四年时间,杜宣梅不仅让班级从倒数逆袭到第一,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自信和希望的种子。 家长们回忆起最初的偏见,纷纷表示歉意,他们意识到,杜宣梅的残疾非但不是阻碍,反而让她成为一位更坚韧、更用心的老师。 尽管不舍,杜宣梅还是选择了新的挑战,她安慰家长们:“孩子们已经很优秀了,他们会继续努力,我也会常回来看他们。” 来到合江县人民小学后,她负责五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更重,但她依然兢兢业业,她用同样的热情和方法,让新学校的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学生们在她的引导下,不仅成绩优异,还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珍惜机会。 杜宣梅的故事传开后,感动了无数人,她的坚持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社区对残疾人的看法,她用行动证明,身体的缺陷无法限制一颗热爱教育的心。 面对荣誉,她从不骄傲,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了老师该做的事,想让孩子们知道,只要不放弃,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杜宣梅的经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的前行之路,也温暖了每一个了解她故事的人,她没有被命运的坎坷击倒,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和信念,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四川新闻网2023-07-11《追光而行 向阳而生」梅子老师:16年,用双臂点亮学生未来》
2008年,四川,一名无手无脚年轻女子毕业被分配到小学当老师,校领导怕拖后腿,家
如梦菲记
2025-04-12 11:00:23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