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为何“仇中不仇美”? 美国越南战争给越南带来了深重灾难,橙剂污染导致 4000 多个村落被毁,畸形儿出生率飙升 300 多倍,但越南政府选择淡化仇恨以换取经济合作。 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 “威逼利诱” 手段扭转了越南人的态度:一方面,美国在 1990 年代后向越南开放市场,承诺投资和技术转移,甚至将越南视为 “印太战略” 的重要棋子。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舆论宣传塑造 “民主自由” 形象,比如渲染越南难民在美国的 “幸福生活”,甚至出台《亚美儿童法》接纳混血儿。 这种 “经济甜头 + 文化渗透” 的组合拳,让越南年轻一代更关注美国的科技和流行文化,而非战争创伤。 再看中国。从历史上看,越南将公元前 1 世纪至公元 10 世纪称为 “北属时期”,认为中国长期对其进行殖民统治。 这种叙事在越南教科书中被强化,比如将秦朝设置象郡、汉朝平定二征起义等事件描述为 “侵略”,而对中国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间的援助则轻描淡写。 此外,1979 年的中越边境战争和南海领土争端,进一步加深了越南人的不信任。越南政府甚至将南海岛礁划入本国版图,并在教科书中宣称对其拥有主权。 1954 年日内瓦会议后,南越成为美国的盟友,接受美式教育和文化输出。 1975 年北越统一后,大量南越遗民逃往美国,形成 “越南裔美国人” 群体,他们通过侨汇和文化交流影响着越南本土对美国的认知。 如今,越南南方的胡志明市等地仍保留着浓厚的 “亲美” 氛围,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 总结来说,越南人对美国的 “宽容” 源于经济合作和文化渗透,而对中国的 “戒备” 则从越南历史存在之日就开始了。
越南人为何“仇中不仇美”? 美国越南战争给越南带来了深重灾难,橙剂污染导致4
承载盘点
2025-04-11 14:37:5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