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本该是享清福的时候,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66岁到73岁之间,这段时间,很多老人都觉得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身体逐渐衰弱,老毛病接二连三地冒出来,甚至连心态也开始崩塌。 而这一切,往往在66岁到73岁这几年集中爆发,让人措手不及。
01 身体亮红灯,毛病扎堆来。 人上了年纪,身体自然大不如前,这话大家都懂。 可是真到了那几年,才发现根本不是“一两点小毛病”那么简单。 有些人明明年轻时还硬朗得很,一退休就开始腰酸背痛,心慌气短。 本来能走个几公里,突然变成走几步就气喘吁吁。 不少老人都觉得,身体像是被抽走了支撑力,连精神头都提不起来了。 医生一句“老化正常”,根本无法缓解内心的恐慌。 药是越吃越多,毛病却一点没少,心里没底,情绪就跟着低落。 而这种低落,慢慢累积成压力,甚至演变成抑郁,觉得活着没意思。 这个时候,不仅身体在抗争,心态也在崩塌。 哪怕子女在旁边关心,还是觉得孤独,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拖累了家人。 这种滋味,真是比病痛还难熬。
02 人情冷暖,越老越看透。 很多老人发现,年轻时说要“互相照顾”的朋友,一个个离得越来越远。 有些是真走了,生病了,甚至离世了;有些只是渐渐不来往了。 以前一堆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现在想找个人说话都难。 年纪大了,子女成家,各自忙活,能回来一趟已经是“有心”了。 自己打电话过去,怕打扰;等电话响起,又总担心是不是出了啥事。 老同事、老朋友,慢慢也联系不上了,就连平时街坊邻居,也好像不再热络。 人到这个年纪,最怕的就是孤独。 明明活了一大把年纪,怎么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多余的存在? 一想到这里,心里就凉透了,连出去走动的兴致都没有。
03 退休后闲得慌,精神空落落。 人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工作累,真想早点退休。 可是真到退下来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时间。 每天无所事事,时间就像拉长了好几倍,连电视节目都看得没滋没味。 不知不觉,睡眠也不好了,半夜醒来,看着天花板发呆。 有的老人还算“有福气”,能帮忙照顾孙子孙女,日子充实点。 可要是孩子们忙得根本顾不上,或者不愿意麻烦老人,自己就成了“看门的”。 一天到晚围着房子转,想着是不是该干点啥,可就是提不起劲。 以前忙碌的日子,让人烦;现在闲得发慌,竟然更难受。 总觉得自己没用了,哪怕家里没人嫌弃,自己也在暗暗自责。 这种感觉,真的不好受,甚至有时候会悄悄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