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17日,路茗茗的父亲路遥逝世,同年,她跟随母亲林达移居北京。之后,林达与一位教授结婚,路茗茗也开始在北京读书,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学习平面设计专业。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路遥此生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女儿路茗茗。 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妥妥的“女儿奴”。 都知道路遥是一个“工作狂”,写起书来都能忘记吃饭。 但是,他还是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一陪路茗茗。 路茗茗喜欢钢琴,彼时的路遥囊中羞涩,但还是借钱给女儿买了钢琴。 他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女儿身上。 甚至在他看来,自己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让女儿过上好的生活。 毕竟,路遥小时候的日子实在是太苦。 当年他好不容易考上延安大学,但是却没钱念书。 还是林达给了他经济上的资助,甚至连被子褥子都是林达一手置办。 正是因为有林达的支持,路遥才完成学业,并能够潜心创作。 1979年,路茗茗出生之后,路遥文思泉涌, 创作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文革结束之后,插队青年们纷纷返乡。 趁着这个机会,路遥将林达和路茗茗的户口迁到了北京。 1992年,因为积劳成疾,路遥因为肝硬化腹水去世,享年42岁。 在去世之前,路遥在林达给他的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实际上,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林达就已经和他提了离婚。 路遥整天忙着写作,对家中的事情不挂不顾,只有女儿能然他短暂从写作中抽出身来。 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林达身上,这让她非常不满。 但是,路遥碍于面子,一直没有同意。 两人名存实亡的婚姻一直维持到路遥去世前,才终于画上了句号。 去世之后,路遥还给路茗茗留下了一万元的遗产。 之后,林达就一个人带着路茗茗在北京生活。 她们的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唯一让林达欣慰的是,路茗茗的成绩一直不错。 后来,林达认识了一名大学教授。 两人在一起久了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结婚那一步。 继父对路茗茗很不错,因此路茗茗和他相处地也非常融洽。 继父的到来,让林达的负担少了不少。 路茗茗一直在北京上学,从初中念到高中,又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平面设计专业。 她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实际上也是受到了路遥的影响。 路遥写文字,路茗茗就想着也能靠着笔杆留下一些什么东西。 虽说路茗茗知道,父亲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大作家。 但是他去世的时候,路茗茗只有13岁。 真正让她对父亲的职业产生触动的,是在路遥去世10年之后,他的母校延安大学举办的一次路遥铜像揭幕仪式。 当时,路茗茗也受邀出席。 她看到,不少有名的作家都在铜像前献上了一束鲜花。 路茗茗知道,他们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路遥。 她突然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 回到北京之后,她发现有些出版社已经超过了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但是却仍在销售路遥的作品。 并且这些书还存在设计有误、印刷粗糙等问题。 路茗茗决定对这些作品进行规范。 在处理《路遥全集》时,路茗茗发现当初出版这部作品的两家出版社只跟母亲林达签了出版合同。 因为当时林达未满18岁,就没有跟她签。 但是,路茗茗和母亲一样享有继承权。 而林达已经再嫁,路茗茗就和她签署了协议,由路茗茗全部继承路遥作品的权利。 这样一来,就应该由她和出版社商量出版事宜。 结果在和出版社协商的时候,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于是路茗茗一纸诉状将出版社告上法庭,顺便还告了母亲林达。 她觉得当初林达和出版社签合同的时候,并没有征得她的同意。 这场官司打了三年,最后以路茗茗败诉告终。 虽说输了官司,但是路茗茗却展示出了自己要维护父亲作品版权的决心。 她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父亲的作品一定会更加完美。 主要信源:(新浪网——路遥女儿:状告母亲有内情)
1992年11月17日,路茗茗的父亲路遥逝世,同年,她跟随母亲林达移居北京。之后
尔说娱乐
2025-04-11 16:32:36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