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1944年10月在美国,经历了他外交履历最难堪尴尬时期,他回忆在当时,他没

太金趣事 2025-04-11 17:56:55

顾维钧1944年10月在美国,经历了他外交履历最难堪尴尬时期,他回忆在当时,他没办法应对美国报纸铺天盖地对中国的抹黑,他怀疑是美国政府在后面刻意操纵,主要是美国军方。 这是因蒋介石一再要求撤换史迪威引起的。9月29号,委员长给孔祥熙电话中指出,他本人是中国的国家主席,因此在关系到中国主权和国家未来的问题上,他是不可能让步的,即使美国威胁要撤回第十四航空队,他也绝不会妥协,改变自己立场。 顾维钧听孔祥熙对他说这些情况,认为他不能在重庆,劝住委员长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原则问题上避免采取强硬。 孔祥熙辩解他无法办到,因为陈诚和宋子文也反对史迪威,宋子文甚至跑到波士顿,竭尽全力要求撤换史迪威,最后由马歇尔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孔祥熙来美国,是打算在纽约举行一次中国使节会议,来阐述讨论中国的对外关系及中美关系。因此他征求顾维钧的意见时,顾维钧似乎也没什么办法,于是他劝孔祥熙,还是根据美国实情做个报告带回中国给蒋介石看。极力避免冲突为原则比较合理,于是还为他专门做了一份备忘录。 其实史迪威的争议问题就是在于,蒋介石坚持不同意把胡宗南国军45万人投入战场,只是为防备延安共产党驻扎在西安。蒋介石一再声称共产党的危险。而在此时一向老牌最反共的英国,却偏偏还在极力拉拢苏联。 中国和英国的关系一直不好,宋美龄在对英国态度上表现出非常傲慢。而丘吉尔对蒋介石更是极度蔑视,他是腐败和愚不可及的象征。 当时苏联已取得战场的优势。缅甸传来军事挫折消息,又发生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日军进攻国军大败消息。 而罗斯福对宋美龄不仅恼火,而且极其厌恶,其原因是在白宫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人们当众提问蒋夫人,美国给中国提供了多少援助时,她对此回答竟然是,只有上帝和总统才知道,而当时罗斯福总统就坐在她身边,顿时内心感到非常震怒,大为火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以再也无法对她原谅。 在 10.25,他遇到了从重庆专程到美国来的陈光甫,他是代表中国就美国某些贷款问题进行谈判。而在赴美之前,蒋介石还专门接见了他,对他说,中美合作过程中,中国已沦为一个奴隶,而且每况愈下,连委员长本人也被视为窃贼一样。老蒋让他把这个情况告知美国财政部长,简而言之,老蒋对美国已经怒不可遏, 就中国局势,陈光甫谈了他个人看法,他认为现在国内人们强烈要求改变现状,他确信变革必将到来,但他认为造成这一现状原因,是由于蒋委员长被长期蒙在鼓里,对真实情况一无所知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周围人都不对他讲实情造成的。 听了他的话, 顾维钧此时也非常懵逼,他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办才好,又从国内传来缅北遭受军事挫折的消息,接着国内发生了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被日军轻易攻占,国军大败的消息,中国桂系军队五个师,面对仅两个师团进攻日军,竟然毫无抵抗主动让出大片土地,这些又本来都是对军事有利山地,完全是出于保存个人势力腐败典型,美国所有的大小报纸都一日在严厉指责国民党蒋介石腐败和中国军队战场上怯懦无能。此刻再开口想取得美国的军事援助已经非常困难。 他实在无法向美国的朋友们解释和唐塞这些事情,于是他只好转向英国去,只有他清楚我国最面临着历史性重大时刻,此时关于中国能不能被美英苏三国列入主导世界大国成员,蒋介石根本不理解这一历史重大意义,不仅一味推脱责任,在撤换史迪威将军上,还大肆宣扬共产党对中国的威胁,对延安动用军队进行武力封锁,这让某些美国高层有些心动,但恰恰却令英国的愤怒, 因为广西的整个战况英国和美国完全清楚,无论怎样都无法让英国相信中国能打过日本人,英国现和美国一样拉拢苏联,极力说服鼓动让苏联去收拾日本。 对于我国能不能成为联合国主要成员国, 他唯一能做的,是必须要争取苏联和英国的支持,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英国,至少要使它不公开反对,但英国表面不公开反对并不意味他会同意,纯属是出于英国贵族特有绅士习惯性克制。 顾维钧是了解丘吉尔的,他骨子里是最看不起中国军队统帅蒋介石,根据十年来国军战场的情况为例,认为中国军队无能透顶,他极力阻止美国援华,还曾公开扬言把美国武器给中国都是毫无意义,而顾维钧对此申辩解释,美国援华物资95%都是用于缅甸战场,而不是在中国国内,但他眼下也只能恳请丘吉尔,继续保持英国的绅士克制风度。 到了英国才发现,英国报纸虽然没有直接公开抨击国内中国的情况,但是都纷纷刊登英国在美国的记者转载美国报纸的内容,这实际上是英国含蓄狡黠的策略。而他认为,这是美国军方出于对蒋介石撤换史迪威将军的报复,在后面搞的鬼。 美国和苏联重视东亚的局势中国军队的力量,但国军在战场上表现令他们无法忍受,但美国忌惮苏联共产势力在东亚的影响扩展,只要这一点存在,中美关系无论怎么样糟糕,美国还是会支持中国的。

0 阅读:56
太金趣事

太金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