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八路军王耀南忽看到日军纷纷脱下土黄色外衣,露出和地貌完全不搭的白衬衣进攻

昊昊评历史 2025-04-12 00:30:43

抗战时,八路军王耀南忽看到日军纷纷脱下土黄色外衣,露出和地貌完全不搭的白衬衣进攻。这让王很是疑惑。但当他转头看到我军战士汗湿的衣服后,王瞬间兴奋起来:“日军就要不行了!” 1939年春夏之交,八路军命令已经是支队长的陈士榘,迅速带着部队,立即从山西灵石出发,急行军到康城。 可是才刚走到一半,陈士榘发现路上拖家带口的老乡越来越多,他连忙让侦察员去问,这才知道,原来这些老乡都是康城逃出来的,陈士榘这才知道,原来康城早已经被数千日军占领。 这一消息让陈士榘措手不及,但是军令如山,他必须执行急行军至康城的命令,这事关全局的作战部署。为了安全起见,陈士榘把战斗力最强的2营放在了最前面,以此来防止不测发生。 让人没想到的是,部队刚调整不久,2营就和700多日军骑兵撞上,2营也是反应迅速,当即就地占领制高点,和日军骑兵周旋了起来。 枪声就是命令,陈士榘迅速下令各部就地抢占制高点,准备战斗,让人没想到的是,附近不仅仅有日军骑兵,还有日军的步兵。陈士榘在指挥的过程中,被日军的一发迫击炮弹击中,当场昏迷。 陈士榘所带的支队成立还不到八个月,部队里很多都是新兵,加上部队的通讯落后和场面混乱。前方的情况传到在后面带队的政委林枫耳中时,却变成了陈士榘生死未知。 部队群龙无首,缺乏作战经验的林枫思考片刻,便决定把部队指挥权交给,此时资历最深,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副团长王耀南手中。 王耀南临危受命,他一边让人一定要找到陈士榘,不管死活,另一边,他稍稍观察了一下局势后,就立即调整了部队部署。 他让1营立即掩护单位人员往回走,而2团的2营和3营则迅速从两边迂回到敌后,部署完之后,王耀南这才招呼自己身边的3营和特务连、警卫连,让他们迅速抢占公路两边的制高点,并迅速修建阵地准备阻击。 日军骑兵来势汹汹,王耀南在这危急时刻,还不忘亲自教在场的新兵如何对付日军骑兵:一定不要让骑兵靠近自己,一定要利用有利地形和敌人骑兵迂回,如果敌人骑兵下马,那就立即派出部队去攻击马匹的集中地,攻其七寸。 王耀南的得当指挥,瞬间稳住了局势。日军本来想借助骑兵的机动性,来收割八路军,眼下却是被八路军打退了好几回冲锋,双方不得不在公路上对峙起来。 中午时分,通讯员又告诉王耀南一个好消息,原来当地的两个游击队,在听到枪声后,也立即赶来支援,这样王耀南手上的作战部队就更加的充裕了。 此时,艺高人胆大的王耀南竟然开始盘算反攻的事情。观察了一阵敌情后,王耀南叫来了通讯员,让他去通知1团的1营与2营,让这两个营务必在天黑之前,绕到日军侧后方,寻找日军骑兵的马匹集中地,如果不能缴获,就全部歼灭。 下午的时候,日军的攻势更加猛烈,这倒也在王耀南的意料之中,但是在观察敌情的时候,王耀南却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日军在冲锋之前,竟然全体脱掉了身上的土黄色外衣,只穿着里面的白衬衣爬坡冲锋。 这让王耀南很是疑惑,土黄色的外衣是一种保护色,爬坡的时候,刚好可以起到掩护的作用。现在日军却不要保护色,只穿显眼的白衬衣冲锋,这在山上的战士看来,不就是活靶子吗? 正思考间王耀南忽然注意到了阵地上,许多战士的衣服也被毒辣的阳光晒得早已湿透。 这一下,王耀南兴奋的不禁喊了起来:“日军快不行了。”旁人听的云里雾里,王耀南这才解释道,日军要脱外套,是因为爬坡已经是他们热的不行了,所以这才宁愿冒着被发现的风险,穿着白衬衣冲锋。 为什么王耀南会这么兴奋?因为这也从侧面说明,日军的体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和日军打一下午,日军的体力估计会彻底消耗光。 想到这里,王耀南大叫不好。他让通讯员赶紧去追1营和2营,让他们不要再夜袭。因为日军的体力白天都消耗光了,那日军的指挥官势必会在晚上收缩防线,加强防御休息。 这样1营和2营再去偷袭,无疑是往钢板上踢。这时王耀南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命令各部队迅速集结,务必在下午左右时对日军发起反攻。 王耀南为何要这么做?因为他已经预判到,日军在下午体力就快不行了,那么日军体力的临界点势必会出现在黄昏之前。在这个时候进攻,才能做到真正的攻其不备。 果不其然,到了四点,各部队纷纷发起了反击,日军的火力明显比之前弱了不少。但是到了五点钟的时候,日军却忽然集中了所有炮火,往两边的制高点乱轰炸,日军各部也开始不断在正面集结起来,似乎不要自己的后方了。 难道日军是想要和八路军背水一战?经验丰富的王耀南却不这么想,他觉得日军集结起来,不是为了决战,而是为了撤退。 王耀南又下令,各部队在反攻的时候,如果和日军主力遭遇,不要硬碰硬,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将他们放走。 毕竟如果真的硬碰硬,多数时新兵装备又差的八路军,把日军惹急了,对方破釜沉舟的话,还真不好打,部队的反攻方针还是要以消耗日军力量为主。果然,日军在集结完部队之后,又突然虚晃一枪,从后方迅速撤出了战场。

0 阅读:0
昊昊评历史

昊昊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